生活中,看似有些东西是生活环境带给我的,是他人带给我的,其实不是,这是我们性格当中本有的那一部分,只是在什么时候显现出来。
比方说,有的人抱怨,说明性格当中还有一个爱抱怨的特点在,只是过去没有呈现出来。
一个爱抱怨的人,比方说父母不疼爱我,我就抱怨父母不疼爱,那父母疼爱了,又抱怨给的陪伴少,那父母给陪伴了,又觉得没有足够的尊重……
总而言之,性格当中那个抱怨的特点,无论在什么样的家庭都会呈现出来。而只有当它呈现出来的时候,才可以战胜它,与它和解,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进步。
我们在《孟子》告子篇讲“性”的时候有讲到,说人的这个特性,可能是在经历很多事情、很多年之后,才能把它完全展现出来。
比如说,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特性、性格当中懦弱的那个部分看不到。
再比方说,有的人没有遇到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的薄情寡义。
我们以为这个人很好,这个人很平静,但是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他那个特性就出来了。
我们有的特性,可能五岁出来了;有的特性可能三十岁才出来,有的特性可能五十岁才出来,而有的特性可能在遇见什么样的事情时,才能展现出来。
我们这一生实则在不停地认识自己,不停地看见自己。
我看见了自己一点,就消灭它一点。好比我们收拾房间,看上去很干净,但不代表它是真的干净,因为有很多角落里的尘埃我们没有看到。可能书架没有挪开之前,不知道它的下面布满了灰尘。
这就像是人生,在没有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不知道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或许有好的特性,或许有不好的特性,它还没有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这一生经历的所有的人和事不用抱怨,他们都是来让我看见自己的。看见了它,不停地去擦拭它,不停地去修正它,这就是我们一生的意义。
所以与别人没有关系,也不是与他人和解了,是与自己和解了。通过别人的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要在现象当中迷惑、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