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之路》:大不一样的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

夜空文化 2024-06-18 16:50:54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这两条“路”是足可以拿来进行一番比较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二者都是东西方物质的某种买卖与交流,而且因为广义的丝绸之路,事实上包括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就与香料之路更是有得一比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丝绸之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贸易之路;而后者却是一条关于欲望甚至于掠夺之路,性质上就有着根本的不同。

就时间来说,这两条“路”发端的时间其实差不了多少。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一条陆上通道。这条路最初的作用是把中国出产的丝绸运到欧洲,当然不仅限于丝绸;后者也正如名称所言,主要的运输媒价是香料——主要包括姜、小豆蔻、姜黄、黑胡椒等。丝绸之路自张骞凿空西域起开辟,基本上延续了千年之久;真正的大规模的香料之路却只有数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所谓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伴随着达·伽马、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及斐迪南·麦哲伦寻找所谓的“东印度群岛”,为了寻找香料而远航开始,香料之路逐渐演变成了一条充斥着冒险、欲望与殖民之路,从里到外意味着欺诈、战争和掠夺。到如今,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所谓的香料之路,毫无疑问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香料之路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呢?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凯伊通过古代地理文献、旅行日记、航海日志,尽可能深入地重新“发掘”和再现了香料之路的由来以及演变。最后,作者发现:由香料之路产生的机缘和偶然的发现,比其他任何一种全球交流都要多。一开始的确是为了获得香料——尽管香料的范围显然一直在变化;但后来又不止为了香料,而是因为满足欲望和贪婪而去战争、殖民以及掠夺,美洲、非洲当然也包括亚洲,大片的区域就是这样一步步沦为了殖民地,直至成为领地和利益的代名词。这一现象在今天表面上早已不复存在,但实质上却仍在以其他形式而明里暗里地存在着,并且或许还在愈演愈烈。

约翰·凯伊讲述香料之路,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非常令人难以忘怀和释怀的场景:从1908年伦纳德·伍尔夫被派驻以来,斯里兰卡的渔港汉班托特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直到2004年年底那场大海啸。哪怕就是最简单和直接的香料,千辛万苦被采摘、运输到港口之后,装船起运,就再也与它的原产地、起运地没什么关系。那些凭借香料之路获得了丰厚收益的人显然并不在意除了巨大的香料收益之外的其他人的利益。

甚至在很多时候、在很多地方,比如。随着“大航海时代”来到了美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他们在与印第安人的交互中起初还是以小玩意儿、镜子、钢笔等物品来交换当地的食物、黄金和珍贵品,后来却是肆无忌惮地公然掠夺。这些现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却显然并没有绝迹,而是转化为了其他形式,隐蔽或者露骨的都有。

历史当然不会总是一再重演,毕竟时代已经不一样了——而且随着觉醒者越来越多,终究会迎来大不一样的新的一天。这个趋势正在大踏步前进和到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