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写作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再多的技巧抵不过内容的充实与饱满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孩子们写作文。朋友正为孩子不会写作文而烦恼。于是问我写作文有没有什么方法?或者写作文有没有什么框架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孩子们写作文。朋友正为孩子不会写作文而烦恼。于是问我写作文有没有什么方法?或者写作文有没有什么框架?比如,设定一个框架,直接往里面填充内容。我听了后和朋友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我很理解作为家长的焦灼与困惑。但显然,朋友的这种想法已经进入了写作文的误区,已经本末倒置了。

写作文的根本在于内容,而不是套路,不是模版。一旦把作文写成了千篇一律的皮囊,作文就没有了灵气可言。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可思议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曾说:在几何的世界里,没有捷径。在作文的写作上,同样没有捷径。写作技巧是外化的东西,再多的技巧抵不过内容的充实与饱满。

今天选题的触发点源于正在写读后感的儿子。老师布置了一篇读后感。儿子决定写《西游记》读后感。因为这学期一直在读《西游记》。儿子拿过作文纸,开始了构思,然后开始奋笔疾书。写着写着,儿子对我说:“我要不要升华一下呢”?我听后回答说:“可以啊,怎么升华呢?”

儿子接着说:读完三打白骨精后,我潸然泪下。我听后哈哈哈大笑。我问儿子:为什么潸然泪下呢?是因为孙悟空还是因为白骨精呢?感动的点在哪里呢?

儿子听我说完后自己都哭笑不得。潸然泪下这个词用的有些浮夸了。我感叹儿子为了写作文,使出了浑身解数。儿子不服气地说:我同学就是瞎编的,老师还说写得好。我纠正儿子说:你同学绝对不是瞎编的,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是拿来主义。但是要用的到位,恰到好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没有根据的乱说一气。

情感的抒发是有根基的,也是有节制的。抒发的一定是真情实感。过于粉饰,矫揉造作,就无法做到共鸣。写作文最忌假大空。情感的流露要有凭有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保证。

儿子的读后感前半部分写的还不错。到了快要结尾的时候,儿子为了凑字数,绞尽脑汁,使出了自己的小聪明。无中生有了一段故事。我看了后感到了儿子在写作内容方面的匮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陆游早在宋代就给了我们答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