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熙路,89岁的王刘氏奶奶在这里已经住了六十多个年头。周围已经成为了繁华的热门景区,但王奶奶依旧坚守在这里,拒绝巨额的拆迁赔偿,成了有名的“钉子户”。
王奶奶在这座老宅里居住了大半辈子,从嫁过来开始,从未离开,因此,她始终不愿搬离这片充满回忆的地方。
房子是1954年买的,如今房屋存在着诸多问题,早已无法满足生活需求。
1、夏天还要开电热
成都的湿气比较重,家里通风性不好,被子总是湿漉漉的,老人家容易有风湿骨病什么的,只能铺上3层被子。碰上下雨天,就算是大夏天,也要开启电热毯驱除湿气。
2、杂物间发霉,影响物品存放
家里用来放置杂物的房间常年潮湿,有股难闻的发霉味,物品存放在里面需要定时清洁,以免发霉。
3、没有现代的供水系统
厨房狭窄拥挤,没有现代的供水系统,全家的生活用水全靠门口的四分管。做饭要从外面接了水进屋,生活污水要拎出来到门口倒掉,来来回回都是体力活。
4、安全隐患
通往二楼的楼梯将近70°,非常难走,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家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5、王奶奶房间漏雨
王奶奶卧室已经是家里采光、朝向最好的房间。但是房间的天花板年久失修,漏雨、发霉、翘角等情况非常严重。一到下雨天还要用桶来接雨水。
6、家里没有排污系统
原来的排污管道早就坏了,厕所没法用,只能跑到附近的王府井商场上厕所,来回得跑20分钟,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只能尿身上了。
即使生活如此不便,王奶奶也坚持住在这里,只因这里有一辈子的记忆。因此王家的小辈们一合计,为了给家里老人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也当是送给王奶奶的寿礼,大家决定对房屋进行修缮改造。
改造后一楼公共区域原来的家里是没有客厅的,改造旧不仅新增了客厅,还有了休闲室,活动空间更大了。
客厅
休闲室
原来堆放杂物的堂屋,改成了餐厅,即使多人也容纳的下同桌吃饭。
这些木柱是老宅里保留下来并且修复过的
一楼奶奶卧室奶奶卧室还在原来的位置,但全屋铺设了地暖,墙面、地面做了多种防水防潮工艺,干燥、温暖、舒适,符合老人家需求。
卧室里有单独的卫生间,淋浴区有折叠椅,方便老人使用。
厨房变得宽阔明亮,L型动线合理。
客厅旁有一个卫生间,方便客人使用。
公共卫生间旁就是小女儿和女婿的房间。
电视墙是到顶衣柜,完全容纳下夫妻二人的所有衣服。
二楼有四间卧室,分别是大儿子、二儿子、孙子、孙女的。
孙子夫妻俩的卧室做成了榻榻米设计。
床边的飘窗、屋顶的天窗,都能保证采光和通风
孙女卧室孙的卧室则是少女心满满。
大儿子的卧室又大又明亮。
二儿子夫妻俩的卧室在东北侧。
三楼布局更加简单,就是外孙的卧室。
清爽雅致的榻榻米设计,配合木色设计,极有格调。
三楼顶楼设计了个露台,老人可以时不时上来乘凉休憩。
洗衣机也在露台上,晾晒衣服都很方便。
交房这一天正是王奶奶的90岁大寿,这是儿孙们送给老人家最好的礼物了!
如今的王家不仅解决的居住问题,还增加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真是太棒了!你喜欢这个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