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画家李氏《潇湘卧游图》等三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5-01 15:42:08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李氏《潇湘卧游图》等三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西方画应该是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应该是东方之文明物。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舍不得也割不断。

——题记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以及扬无咎、林椿、李嵩和梁楷等四位大画家绘画赏析。

今天我们欣赏著名画家李氏绘画作品。

关于这位“舒城李氏”的身份众说纷纭:从《潇湘卧游图》的画风上看,属于江南山水画系统,这就和传说中北宋名家李公麟的画风近似。其二,李公麟也是安徽舒城人;其三,据说画上还有伪款“潇湘卧游。伯时为云谷老禅隐图。”,伯时为李公麟的字。尽管此画作者为李公麟之说已不再有学者坚持,但大家还是一致公认此画“有李公麟笔意”。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赏析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纸本墨笔,纵30.2厘米,横399.4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南宋时代舒城李氏(董其昌鉴舒城李氏是李公麟)作。被誉为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是圆明园被劫掠珍宝之一。据介绍,此卷是南宋禅僧云谷老师委托李氏所画,以方便躺于床榻之上也能欣赏潇湘美景,故名为“卧游”。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一

是南宋时期李姓画家为隐居禅僧云谷圆照而作的纸本墨笔山水画,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现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该画中主要描绘了当时的潇湘奇景。作者以轻灵、淡雅的水墨风格在纸上作画,使用了将画面大片留白的画法。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二

此画作为纸本墨笔,纵30.2厘米,横399.4厘米,意境开阔,大开大阖,随着观者视觉的移动,描绘了潇湘美景。 卷首有乾隆皇帝御题“气吞云梦”四字。乾隆帝又于卷中两处分别题有一跋一诗,题咏不足,又在卷尾画了一丛竹子并有款识。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三

卷后有同时代题跋五纸九人,九人分别为信斋葛郯(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卒于淳熙八年)、串斋张贵谟、蒙斋章深、淡斋葛郛(约1131—约1196)、可斋葛邲(约1131—约1196)、如斋彦章、愚斋张泉甫、筠斋(筠斋后接“随喜”二字,当非名字)、理窟,除“理窟”未署斋名外,其他均署斋号。一人写到:“大地山河是幻,画是幻幻,只今说幻亦幻”。其中葛郯以一句“一人惯行草路,未免荆棘参天。一人顺水推舟,不觉浪来头上”暗示云谷(或他的朋友)遭受不白之冤。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四

潇湘是一个合称,具体指发源于中国湖南宁乡的潇水和发自广西兴安的湘水(或湘江)经衡阳、湘潭等地汇入洞庭湖流域,这里烟雨蒙蒙,景色轻灵别致,不异于人间仙境。唐宋的诗人骚客无不以造访此奇景,吟诗以赞人生幸事,文人画家也纷纷着墨渲染。一位早年云游四方的禅僧云谷圆照晚来久居吴兴,以未见潇湘奇景为憾,遂求各路名家为其画“潇湘图”以补此缺。其中仅有一幅画由“舒城李氏”所作的潇湘画作流传至今,即为《潇湘卧游图》。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五

《潇湘卧游图》是对《潇湘八景》的一种阐释,但是画家或者赞助人意味深长的修改了它。这幅山水包括的主题有落雁、烟寺、山市、晾晒渔网的渔村,以及暗示“归帆”的鼓足的风帆,但是三幅晚景图——“暮雪”、“夜雨”、“秋月”却难以描绘。如果加以表现,它们会在朦胧云雾中格外黯淡不明。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全图之六

《潇湘卧游图》作者运用晕染模糊了山峦的轮廓,将界限融入轻雾之中。绵延的手卷以柔和纤细的线条、精致的细节和半透明的晕染绘制而成。笔触所现之处,或为表现如桥、舟之类细节的细如发丝的线条,或为湿润点染以表现树叶的墨点。

南开大学文艺美学博士生王鹤《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此画中群山连绵不绝,其景其情令人感叹。感叹其境美中蕴壮美,也感叹画家高超的技法。”

《潇湘卧游图》存于日本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即使作者并非有名的画家,实际身份背景也不明确,这一幅历经劫难的山水画,作为十二世纪末,从北宋迈入南宋,富有融合与转型意义的“潇湘”主题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仍受美术史学者的重视。学者分别探讨过该画作的构图、笔法、水墨表现、形式风格等等面向。其中,铃木敬教授在1973年—1979年作过详尽研究;Valerie Malenfer Ortiz女士的专书以《潇湘卧游图》为主轴,全面讨论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及鉴赏的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特殊价值。

《潇湘卧游图》应云谷圆照禅师(1019年—1099年)而作,曾经拥有过《潇湘卧游图》者,为晚明的收藏家顾从义(1523—1588)。董其昌(1555—1636)在《潇湘卧游图》上的题跋指出,《潇湘卧游图》为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所绘,和李公麟的“蜀江图”、“九歌图卷”,以及顾恺之(约345—406)的“女史箴言”本来并称为顾从义家的四大名卷。

《潇湘卧游图》经陈所蕴、吴廷、清代高士奇而入乾隆之手。

满清覆亡之前,《潇湘卧游图》流入日本,成为菊池惺堂(1868—1935)府中之宝。

1923年,东京大地震,菊池惺堂于火中抢救出《潇湘卧游图》,于是画卷上留有一点火痕。

此画卷入藏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具体经过还有待进一步查证。

《潇湘卧游图》中的全部题跋。目前,该画上现仍留存9条南宋人的题跋,5条明清人的题跋,另有1条南宋人的题跋散佚,但载于《石渠宝笈初编》。题跋保留的完整性,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经由9条南宋人的题跋,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南宋时自上而下的修禅风气,非但使士人居士与禅师之间相互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还使士人之间多有结社交游。第二,《潇湘卧游图》中的禅意,使南宋居士们阐发无穷,显示出深厚的禅学素养。第三,题跋中的南宋士人,并非交游圈中的画家或收藏者,而是围绕着禅社而结交的社友,对禅意的探究多过对画意的欣赏。自明代之后的题跋,则如今天常见的样貌,主要围绕鉴定、鉴藏展开论述。各种语境的题跋,生动地呈现出了不同时代和身份的士人之兴致。下面我一起欣赏几幅题跋。

葛郛跋李公麟《潇湘卧游图》,楷书。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卷尾南宋葛邲行书题跋中就有写到:“云谷师行脚卅年,几遍山河大地,心空及弟归,犹以不到潇湘为恨”。云谷禅师游遍了各地,未能到潇湘感到非常遗憾,因此请“舒城李生”为其绘制“潇湘图”来弥补遗憾。画好后,他请众人写题跋,并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便可卧游潇湘。

葛郛,丹阳人,生卒年月不详,南宋诗人。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祖父葛胜仲为国子祭酒、父亲葛立方为吏部侍郎,二弟葛郯曾任临川太守,一门俱为宋代著名文学家。淳熙年间以朝奉郎通判镇江府。《宋史》卷二百九载葛郛著有《载德集》四卷。

《潇湘卧游图卷》卷首董其昌题跋。因董其昌在卷首题跋中写到:“李伯时蜀江图、九歌图及此潇湘图耳”。所以此幅作品,最早被认定为宋代画家李公麟所作。近几年研究得知,它是李公麟同乡的一位李姓画家所作。或许有些人会因此觉得失望,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和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潇湘卧游图卷》卷尾有吴汝纶的一段题跋。:“壬寅新秋在日本东京获睹此珍宝,为之把玩不置。龙眠乡人吴汝纶率子启儿与杜生之堂,李生德膏,邬生钟韶同观。”

吴汝纶是晚清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他带领学生东渡日本考察。同年秋天,在日本见到了这幅《潇湘卧游图卷》。这也证明《潇湘卧游图卷》早在1902年,就流落到了日本。

据相关资料介绍,《潇湘卧游图卷》原为圆明园的秘藏,是如何流落到日本的呢?想必大家会想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劫掠圆明园文物,纵火焚烧“万园之园”。《潇湘卧游图卷》虽躲过了这一劫,没有被毁,但也因此开始到处漂泊。《潇湘卧游图卷》到日本后,先被竹田贞吉收藏,之后,他通过山泽卯三郎引荐,将这幅作品委托给书画商川崎音吉售卖。大正八年12月,川崎音吉又请滑川澹如帮忙寻找买家。滑川澹如则以5千日元的价格从川崎音吉购得此卷,却在第二年将作品以6万2千日元的高价,卖了自己的好友菊池惺堂,自己从中赚了一笔不小的钱。

因此,竹田贞吉向检察院提起诉讼,起诉川崎音吉贪污。于是,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六万元事件”。该事件还登上了当时日本极具影响力的《读卖新闻》。

被牵扯其中的菊池惺堂也万万没想到,经常与他打交道的老朋友滑川澹如,会从中赚这么钱。之后提及此事,他说道:“不算贵,但也绝不算便宜”。因为在此之前,他购藏的苏东坡《黄州寒食帖》比这个要贵很多。

但令大家更没想到的是,滑川澹如会理直气壮的说:“我只是把根据自己鉴识眼光而鉴定的名品卖给了知己,赚了些钱,对于这点,丝毫不感到有什么歉意”。虽然滑川澹如和菊池惺堂表面看起来没有太大冲突,但他们的关系从此开始疏远,曾一度断绝了来往。

滑川澹如经历此事后,让很对人对他产生了看法,他在日本的地位和声誉因此一落千丈。

如有神佑 躲过三次火灾

菊池惺堂是实业家、政治家、文人画家、藏书家,是活跃于当时的著名书画藏家之一。经他手的中国书画作品闻名遐迩,除《潇湘卧游图卷》外,还有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这两件作品购入的总价就达30万日元。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因为地震时间是在中午,很多家庭都在起炉烧火做饭,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翻炉灶,火焰四溅,瞬间引发了大面积火灾,菊池惺堂家也未能幸免。

《潇湘卧游图卷》内藤虎(日本)跋文。

据说,菊池惺堂家库房前面有很深的一个水池,有火烧进来的时候,可以将库房里的藏品放进水池中。但这场大火将池子里的水都烧干了,许多藏品葬于火海,损失惨重。

但《潇湘卧游图卷》却被菊池惺堂从大火救了出来,与它一同被救出的,还有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等。《潇湘卧游图卷》因这次灾难,留下了永远都抹不掉的火痕。

内藤虎(日本)在《潇湘卧游图卷》尾部有这样一段跋文:“此卷癸亥九月大震时幸免祝融之灾,实赖菊池君惺堂挺身救出诸烟焰中云。语在东坡黄州寒食卷跋”。

《黄州寒食帖》的题跋中也提到了此事:“菊池君惺堂癸亥九月关东地震,都下毁于火者十六七,菊池氏亦罹灾,先世以来,收储荡然一空,惺堂躬犯万死取此卷及李龙眠潇湘卷而免于灾,一时传为佳话。此卷昔脱圆明之灾,今复免,旷古未有之,震火虽云有神物呵护抑亦?”

此次灾难后,菊池惺堂倍加珍惜留存下来的作品,《潇湘卧游图卷》与《黄州寒食帖》也一直在他手中保存,不曾出手。

我们知道书画保存最怕虫蛀、发霉、受潮、水浸和火烧。

《潇湘卧游图卷》在经历圆明园火灾、关东大地震的火灾之后,就会平平安安吗?

要知道,《潇湘卧游图卷》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与《潇湘卧游图卷》和《黄州寒食帖》存放的库房只有一墙之隔的房子,被炸弹夷为平地。它们却如有神佑,躲过了此次轰炸。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 ,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之后,菊池惺堂迫于生计,不得不将《潇湘卧游图卷》与《黄州寒食帖》出手。《黄州寒食帖》被王世杰购得,在他去世后,藏入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潇湘卧游图卷》几经辗转,藏入了东京国立博物馆。至此,《潇湘卧游图卷》与《黄州寒食帖》分隔两地。

很庆幸,《潇湘卧游图卷》经历了地震和战火,仍能保存至今,没有被毁。这样曲折经历,也为它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让它的身世更加传奇。

此卷虽一度被误传为是李公麟的作品,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它的艺术价值。人们也许不再会深究,这位李姓画家到底是谁。他或许如《千里江山》的作者王希孟一样,一生只留存了这么一件作品,但只要它们在展览中现身,必定会引起轰动。

南宋李氏《焚香祝圣图》赏析

南宋李氏《焚香祝圣图》纵24.8厘米 横2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又名“高阁焚香图”,描绘了依山临水的华美殿阁之中,一白衣男子携女眷焚香礼拜之景。画作巧妙运用远观视角,将画栋飞甍、风帘翠幕置于月色流转与烛影摇曳之间,望之宛如琼楼仙馆,绮丽艳逸。此图据称是依据南宋皇家园林绘制而成,画面细致地再现了南宋宫苑建筑的风格与细节,史学价值极高。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扬无咎极简的画风,画出的梅花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0 阅读:6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