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墓前悼念罗京!央视黄金搭档惋惜,曾用命诠释敬业的代价

堇年梦轻扬 2025-01-13 14:39:50

北京的天空那天仿佛没睡醒,灰蒙蒙的,空气里还有点湿冷,像是在替谁叹息。

康辉站在罗京的墓碑前,眼神低垂,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攥起了一片落叶。

他没说话,像是跟墓碑里的罗京在用某种无声的方式对话。

而罗京呢?

墓碑上的黑白照片微微笑着,似乎在安慰眼前这个老同事:别太难过,我可不想你沉浸在悲伤里。

罗京这个名字,总带着些传奇色彩。

对不少人来说,他是新闻联播的标杆人物,是那个声音沉稳、吐字如珠的国嘴。

他的播报风格,严谨得连一丝多余的情绪都没有,却又刚刚好让人感觉到亲切。

可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完美得像机器人的主持人,其实人生开局差点成了一场意外。

1983年,罗京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

他最初的目标不是中央电视台,而是随便找份稳定工作谋生。

然而命运像个爱开玩笑的导演,安排他误打误撞进入央视。

那时的罗京,腼腆得像个邻家男孩,地方口音还挺浓,但他有个优点:笨鸟先飞。

那时候的央视,能坐上主播台的人不是靠资历就是靠天赋,可罗京凭的偏偏是死磕到底的努力劲儿。

1986年,罗京终于站到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

从此,他的名字和声音成了全国观众茶余饭后的一部分。

他的专业程度可以用变态来形容,李瑞英曾感叹过:罗京能把12页全是手写的模糊稿件读得一字不差,连标点都没含糊。

听上去像天赋异禀,其实是他提前反复练习的结果。

他甚至会对每个字的重音、停顿都精雕细琢,仿佛在和稿件谈恋爱。

听着让人佩服,但这也让罗京成了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人,连自己的健康都不愿放过。

他用生命在工作,这话听着有点矫情,但真的是事实。

罗京的职业态度可以说近乎苛刻,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岗,把稿件标注得密密麻麻,甚至连眼睛疲劳了也硬撑着。

工作时间久了,大家都看得出他累,可他总是笑笑:播新闻是责任。

这种责任感确实让他成为了主持界的楷模,但也成了他的致命伤。

长期的高压让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48岁那年,他因淋巴癌去世,给全行业留下了一份沉重的遗憾清单。

康辉站在罗京墓前,眼神沉静。

或许他在想:如果罗京能对自己宽容一点,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还隐约带着点警惕。

康辉和罗京一样,都是把事业摆在第一位的那种人,甚至也选择了丁克,把个人时间全都投入到工作里。

但他心里明白,这样的选择未必是对的,甚至可能有点偏执。

作为同行,康辉对罗京有太多感慨。

初入央视的他,总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是罗京主动带着他适应环境。

罗京教会了他什么叫责任感,什么叫真正的职业标准。

他说,新闻不是随便念念稿子就完事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对得起屏幕前的观众。

这种严谨的态度在当时给了康辉不少震撼,也让他对罗京充满敬意。

可是,工作归工作,生活总得过得像个人样吧?

罗京在世的时候常开玩笑说:要是有一天我能有大半天空闲时间,真想带着家人去爬爬香山。

然而这句话始终没能兑现。

台前的光环往往伴随着台后的孤独,他的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正忙得焦头烂额。

等儿子会说话了,他依然没时间陪伴。

罗京的妻子后来提到他,总会忍不住叹气,说这个人啊,太重事业,轻生活。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难道追求事业的极致和家庭的温暖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其实也不尽然,更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问题。

罗京的严谨和敬业无疑值得尊敬,但如果他愿意在高压下稍微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机会,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说到底,罗京的故事也让人不得不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是职业上的巅峰,还是生活的平衡?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似乎总被灌输一种观念:只有不断努力、不停奔跑,才能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但当你回头看看罗京的经历,你会发现,这种观念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

康辉离开墓地的时候,雨停了,太阳勉强露了个脸。

他回头望了望墓碑,那张照片里的罗京依旧微笑着。

也许,他想说:后辈们,好好活着,不仅是为了事业,也为了自己。

罗京的墓碑上有一只灰色的话筒浮雕,那是他一生的象征。

而墓碑前的康辉,或许正是在看着那只话筒,想起了自己当初走上这条路的初心。

他心里清楚,新闻人的职业追求固然重要,但这些追求是否值得牺牲掉家庭、健康甚至生活的乐趣?

这些问题,或许只有自己能找到答案。

罗京的故事,并没有简单地画上句号。

它留下的更多是问号,是对每一个奋斗在职场里的人,甚至是像康辉这样的同行的提醒。

追求极致不是错,但千万别让它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了,说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那我们普通人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别让自己太累,别让家人太远,别让工作变成生活的全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