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是沈阳的城市新定位。无论是夜幕下光流如炬的青年大街,还是霞光中波光氤氲的静水赛道,国际化、中心城市,这些聚光灯般的气质和底色,让沈阳人打心底感到自豪。
有人说,沈阳的“国际范儿”是最近这几年才崭露头角、为各界所认可。其实不然,沈阳国际化的表现可以向上追溯两百多年,沈阳的“国际范儿”沿着悠久的城市发展史,一直延续至今天,一直有迹可循。
一部《盛京赋》 让欧洲人对沈城神往您也许想不到,沈阳及其城市文化最早在国际社会绽放光彩,可以追溯到1770年。
那一年,乾隆帝在其第一次东巡盛京祭祖时所创作的《盛京赋》,被法国文豪伏尔泰带回了家乡。那时候伏尔泰已经70岁了,他在浪漫的土地上盛赞乾隆帝,逢人便讲乾隆的诗句和思想是如此美好。虽然伏尔泰的赞美乾隆并没有听到,可不久后,《御制盛京赋》译著便在巴黎出版了,这让当时还名为盛京的沈阳,如同法国创造的蒸汽汽车一样,轰动世界。
法国巴黎提亚尔出版社1770年出版的《御制盛京赋译著》
1907年,到了光绪帝在位时,沈阳在欧洲社会的影响得到进一步加深。那一年,有着“欧洲文学泰斗”之称的爱德华·沙畹搭乘中东班列来到沈阳,这位把《史记》翻译成法文的第一人在沈阳停留了八九天,其间他去了天后宫、北陵等地,并用相机拍下了当时沈阳城的风貌。
1907年欧洲汉学泰斗爱德华·沙畹拍摄的沈阳方城
1907年爱德华拍摄的沈阳北陵
那时还没有彩照技术,人们通过爱德华·沙畹拍下的黑白照片,看到了1907年的沈阳,有“马车铁道”在街路上穿梭,被称为“电光影戏”的“新奇玩意儿”电影,也在沈阳出现……
1912年,法国人史蒂芬·帕瑟拍摄的沈阳中街
1912年6月,同为法国人的斯蒂芬·帕瑟也来到沈阳(当时称奉天),那时彩色照相技术已出现。在沈阳,斯蒂芬·帕瑟拍摄了大量的彩色照片,这些以沈阳为拍摄题材的照片成为国内第一批“城市彩照”,无论爱德华·沙畹还是斯蒂芬·帕瑟,那些或黑白或彩色的图像都让法国等欧洲各国对沈阳、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留下了深刻印象。
1912年,法国人史蒂芬·帕瑟拍摄的沈阳西塔
奉天开埠 咖啡馨香飘过大街小巷历史滚动向前,随着铁路运输的发达和奉天的开埠,沈阳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那时候,附属地附近有热闹、繁华的南、北市场,美、德、日、俄等国的领事馆在经街纬路汇聚林立,沈阳街头除了异域的口音,还涌入了新式的洋派生活,比如,今天人们喜欢的咖啡文化。南市场地区咖啡小巷的发展,多少就与当年经纬路间的生活方式有些关联。值得一提的是,经街、纬路也是当时国际上非常时髦的街路规划命名方式,沈阳也只这一区域得见。
1931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今沈阳迎宾馆
到了奉系时期,沈阳有过一家声名远播的兵工厂。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正式名称为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不仅设备先进、规模最大,其军火产量全国第一,年产榴弹巨炮的能力在当时亚洲范围内无人能敌。兵工厂聘请了来自英、瑞、丹、德、俄等国数以千计的外籍工程师,兵工厂内各种机械设备、精密仪器一应俱全,有些设备连外国人看了都眼红。
当年沈阳兵工厂的重炮生产车间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大兴实业,他将迫击炮厂结余下来的钱拨给民生工厂用于研制汽车的试验费用,民生工厂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第一辆民生75型货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后来,张学良还打算从欧洲引进更高级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却因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原定计划被打乱了。
近代建筑 留洋的设计者带回新风时间来到今天,当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街巷,会不时为那些漂亮的近代欧风建筑所吸引。比如欧风街、咖啡小巷里的公馆群,还有中街的吉顺丝房旧址、东三省官银号旧址等,都是国际范儿十足。
即便现在看来,这些建筑也是十分华丽、考究,四时四季都有慕名前去拍照打卡的人群。
仔细算起来,这些让当下都市人流连忘返的建筑、建筑群,大多都拥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们伫立街头,成为代表沈阳早期国际化气质的有力痕迹。
在建筑领域,“国际沈”不乏名人、佳作。
中街吉顺丝房旧影,摄于1929年
梁思成曾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并与夫人林徽因在此任教。中街吉顺丝房旧址(沈阳人记忆里的第二百货),其设计者穆继多就是沈阳人。穆继多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矿冶专业,可他心里更喜欢建筑。1926年毕业回国后,他成立“多小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设计了中街吉顺丝房、吉顺隆丝房、泰和商店、利民商场等,成为当时沈阳炙手可热的本土建筑设计师。
辽宁总站旧址
另外,有着“中国自主第一大站”之称的奉天总站(今辽宁总站旧址),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设计的,候车大厅是大面积玻璃木窗,大厅下部两端为四扇对开拱形木门,绿色铁瓦顶,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曾有学者介绍,正是因为沈阳的新式建筑多出自国人之手,所以建筑风格里既有洋派的影子,又融入了沈阳的元素,这种“折中”也成为沈阳近代老建筑的特征。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关彤
感谢荆绍福提供图片资料
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