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冷漠不孝?从小逃不出四个特征,不要被表象的独立聪明欺骗

晓露聊心理 2024-10-06 18:13:22

“家庭是社会的稳定基石,而关爱则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柏拉图。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强调,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准确测量,但可以从其日常选择中洞察其真实渴望。

常言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观察一个人早期的习惯,就能看出他的内在需求,同时也能推测出其未来的行为倾向。

因此,一个长大后冷漠不孝的人,在童年时期往往会有相应的表现,尤其是这四种,最易被忽视,很多父母还以为孩子独立又成熟。

01

极其独立

现代教育理念中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倾向 —— 强调独立。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推崇 “独立自主” 的价值观。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独立越好,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一些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走路时,就鼓励他们自己穿衣、吃饭,甚至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不轻易伸出援手。

更有甚者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就选择封闭式住校的方式,刚上小学的孩子就独自送往国外生活学习。

一方面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独立的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的竞争。

另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应该尽早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能过于依赖父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孩子的这种过度独立是源于缺乏安全感或者对他人的不信任,而不是真正的自主选择。

那么,这可能意味着孩子一直在内心筑起一道墙,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曾指出,缺乏爱与归属感的人,会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可能会选择远离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这就是父母眼中 “冷漠” 的表现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白,真正的独立是建立在信任和爱的基础上,而不是孤立无援的逞强。

02

情商极高

在这个格外注重人情和礼数的国家里,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于众多父母而言,堪称 “梦中情孩”。这不但体现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十分出色,而且孩子从小处事圆滑,也会使得其他人对其成年后的发展潜力更为认可。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的人格面具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masks)

指的是个体在不同社交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现象及戴上不同面具。

这些面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个体适应环境,获得认同。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个体真实的自我,高情商的人往往很善于带上面具,隐藏真实想法。

高情商的背后往往意味着高洞察力,只有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才会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的状态,以便自己随时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当一个人习惯于隐藏真实的自我时,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对自己的家庭并不完全认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对家庭的认同感,所以在成年以后,逃离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懂事得体,沾沾自喜,殊不知处事过于圆滑,也是“不孝”的开始。

03

沉默寡言

在这个崇尚表达与交流的时代,一个善于言辞的孩子往往更受父母和他人的喜爱。

然而,沉默寡言的孩子却常常被忽视。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看似沉稳内敛,实则可能隐藏着内心的不安。

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提出的 “自我概念” 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会影响其行为和情感。

沉默寡言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或者害怕被他人否定,所以选择不说话。

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

这种缺乏沟通的状态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封闭自己,对他人的情感需求也变得麻木。

成年后,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关心和问候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安静而忽视他们内心的需求,沉默寡言或许是 “冷漠” 的开端。

04

过于优秀

一般来说,过于优秀又冷漠的人往往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主观层面:完美主义倾向

他们对自己要求极高,力求事事做到完美无缺。

这种人小时候往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心中的乖孩子。他们严格遵守规则,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对于家长来说,这样的孩子让人放心,无需过多操心。

但这种完美主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害怕犯错,不敢放松,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过高的标准。

从这个角度看,过于优秀其实是一种负担。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情感交流,变得冷漠无情。

二是客观环境:成长环境压抑

其实优秀本身不是一种罪过,父母的过度期望和高压,才是让孩子不孝的罪魁祸首。

电视剧《小舍得》里面的米桃,这个女孩在学习上有着极高的天赋,父母经常引以为傲。但是优秀的背后也隐藏着对家长期望的压力和控诉。

出生在一个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和个人成就的家庭,是令人窒息的,

对亲人的过高期望其实就是对亲人之间的情感需求满足的忽视。

对情感需求的忽视就是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开始,深重的情感链接往往建立在情感需求的满足之上。

05

教育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在0到11岁之前,孩子一般处于三个阶段,按年龄前后划分为:

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这三个阶段的孩子的思维特点是,思考是直觉型,非逻辑的。

并且思维仍然局限于具体的事物,没有办法解决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象性推理。

因此,过于脱离孩子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这种超越年龄的认知,有悖于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必定会伴随一定的痛苦。

很多事情早有端倪,不孝的孩子也早有伏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庭的教养模式。不同的教养方式必然塑造出不同性格的孩子,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品德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