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感动中国》评选结果出炉了,可是这回可不得了,网上吵翻了天!张雨霏、牛犇、刘玲琍、萧凯恩、俞鸿儒等人物上榜,结果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先说说张雨霏,这姑娘在东京奥运会200米蝶泳决赛中夺冠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厉害是厉害,可是在巴黎奥运会上高烧39度还坚持比赛拿了第三名,这就有点让人不舒服了。
你说她拼是拼了,可是这不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吗?再说了,运动员不就是该拼命训练比赛吗,这有啥好感动的?

再来说说89岁的老演员牛犇,这位老爷子确实让人佩服。听说他演了60多年的戏,从来没有耍大牌,每次拍戏都认真对待。
而且他还资助了不少贫困学生,这点是真的让人感动。但是话说回来,他毕竟是个演员,收入应该不低吧?资助学生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吧?

刘玲琍这个特教老师倒是挺让人敬佩的。她自创了教学方法,帮助了很多听障学生考上大学。这种默默无闻的付出,确实值得表扬。但是话说回来,这不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吗?作为一个老师,帮助学生不是应该的吗?


萧凯恩这个失明的歌手也挺有意思。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还把演出所得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精神确实值得学习。但是我就纳闷了,他能上榜,那其他残疾人艺术家呢?他们不也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吗?

最后说说科学家俞鸿儒吧。这位老科学家为国家科学事业贡献了六十多年,还用创新技术低成本完成了风洞技术试验。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确实让人感动。但是我就想问问,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国家里不是还有很多吗?为啥偏偏选中了他呢?

看完这些上榜人物,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网上有人说,为啥不多选几个普通人?那些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小人物,难道不更应该上榜吗?

我觉得吧,《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不能光看名气大小,更应该看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像那些扶贫干部、乡村教师、基层医生,他们的付出难道不值得表彰吗?

再说了,现在网上信息这么发达,大家的眼睛都雪亮着呢。评选结果一出来,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质疑。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要我说,不如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看看大家心目中真正的感动中国的人是谁。

说到底,《感动中国》评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弘扬正能量,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吗?如果评选结果反而引发争议,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希望以后的评选能更加公平公正,真正选出那些让人感动的普通英雄。

这种评选本来就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毕竟每个人心中的感动标准都不一样。与其争论谁该不该上榜,不如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多做些善事,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话,说不定明年上榜的就是你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