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健号炮舰,在抗战期间几度浮沉

烈日炎天 2025-01-27 10:27:52

在满清政府即将崩溃的1911年,江南船坞开工建造永健号炮舰,就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爆发了辛亥革命,造成该舰进度耽搁。等到局势稳定后,永健号才得以继续建造,1917年,该舰方才完工。

永健号

永健号炮舰排水量860吨,舰长62.50米,宽9米,吃水2.40米;主机功率1350马力,航速13.5节;该舰艏楼甲板安装一门102毫米主炮,艉楼甲板安装一门75毫米火炮,舰体舯部两侧各有一门47毫米机关炮,安装在两个小型炮耳上,另外还有两门37毫米机关炮;舰员包括军官19人,水兵121人,总造价50万6千两。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永健号炮舰归属直系军阀,1927年北伐战争后,该舰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编入了海军第一舰队,主要活动区域为长江中下游。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8月13日,穷凶极恶的日本陆海军,向上海发起进攻。当时日本海军集结舰艇40余艘,而民国海军驻扎在上海只有永健号炮舰和普安号运输舰。

尽管力量悬殊,可永健号炮舰依然顽强抗击日寇。战前该舰的主要任务是警戒江南造船厂,淞沪会战爆发后,面对日军飞机对船厂的空袭,永健号炮舰上的官兵积极组织对空作战,击退了几次日机的进攻。1937年8月21日,大量日机空袭船厂,永健号炮舰与敌机战斗,终因众寡悬殊,被炸弹命中进水沉没,该舰成为第一艘被日军击沉的中国军舰。

沉没的永健号

1938年,日军将永健号打捞出水,拖进江南船厂进行修复。在这期间,该舰被工人们佯装失误弄沉了。在又一次打捞后,直到1940年才修复,被日军改为通报舰,重新命名为飞鸟号。抗战末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对驻扎在上海的日军舰艇发动空袭。1945年5月7日,飞鸟号被盟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这次伤势太重,该舰顷刻间就沉入了长江。

此时的日军已经是日暮穷途,对自己被击沉的舰艇根本无能为力,永健号炮舰从此以后长眠于江水之中。

2 阅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