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臣弑君宇文化及过把黄帝瘾就死的一场闹剧

读史鉴往 2018-10-22 09:31:32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国内日益加剧的矛盾彻底爆发各地烽烟四起。而杨广并不愿相信天下已经大乱,为了让自己忘记三征高句丽的耻辱,他决定南巡,三下江都。但此去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是一条奔向死亡的不归路。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杨广在莺歌燕舞的江都当起了鸵鸟对于外面的事情不管不问,但是即使他再怎么不管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在发生。虽然杨广处理了那些整天在他面前说局势是多么多么坏,要他赶紧会回洛阳主持大局的人,但是坏消息还是传到了他的耳中。李密已经攻占了洛口仓和回洛仓,还一直紧咬着东都不放,随时可能把它一口吃掉。而此时的李渊也在太原招兵买马准备挥师南下直取关中。

江都政变,宇文化及以臣弑君

公元618年,天下的局势越来越不好,杨广知道他已经再也回不去那个烽火连天的中原了,他现在只想能保住江东就好了,于是他准备迁都丹阳。但是军队并不想就这样一直待在江东,他们都是关中人,思乡心切,见杨广没有西返之意,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虽然杨广杀了首先率部西逃的禁军郎将窦贤,然而杀一不能儆百,将士逃亡有增无减,屡禁不止。

而在这时有个关键人物也起了西逃的念头这个人就是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他不仅自己一个人想逃,他还想煽动大家一起逃。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于是一个大的逃亡计划即将启动。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计划被一个人知道了那就是宇文智及,导致这一场大逃亡变成了一场惊天的政变行动。宇文智及告诉司马德戡:“虽然现在主上无道,但是威信尚在,他的命令还是有人听。一旦事情败露那将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不妨干票大的,成就帝王之业。”于是他们一合计推举了宇文智及的兄长时任右屯卫将军的宇文化及为领袖发动政变,弑杀了杨广。

荒淫更胜杨广,将士们大为不满

杨广一死,宇文化及就迫不及待的把杨广的六宫嫔妃占为己有,排场也和杨广一样而处理政务的能力却令人大失所望。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政变是为了拨乱反正,保全性命,而宇文化及昏庸愚昧哪像做大事的人。就在宇文化及起兵前往东都开启他的帝王美梦的时候,对他不满的将士们就发动了两次兵变,其中之一就是江都政变的关键人物司马德戡。虽然两次兵变都被提前知道而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也给宇文化及的心里埋上了一层阴霾。

宇文化及想占领东都有两个大敌横在眼前,一个是瓦岗寨首领李密,另一个就是东都守将王世充。本来李密一直和王世充在对峙互相奈何不了,这个时候宇文化及突然来插一脚。李密怕两线作战,而东都朝廷对于弑杀杨广的宇文化及更加没有好感。于是他们一拍即合,李密请求归降,朝廷封李密为太尉,封魏国公,命他讨平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败走,匆忙称帝

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洛阳附近的童山和宇文化及决战。童山之战,李密重创宇文化及,但自己也损失惨重。困守洛阳的王世充借收渔翁之利,趁机袭击瓦岗军,李密战败。

之后宇文化及率残部两万余人自汲郡至魏县,到达魏县后亲信也密谋叛逃,虽然事情败露,被宇文化及所杀,但是大势已不可回。这个时候他后悔不该杀杨广,醉酒时便埋怨其弟智及说:“江都兵变之事,都是由你首谋,然后强来奉我为主。如今人马离散,所向无成,又背有弑君叛上的恶名,天下不容,将来身死族灭,全都因为你。”说完,抱其二子流涕不止。他自知必败,乃叹息道:“人生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不久,派人毒杀杨浩,自己在魏县即皇帝位,因受封许国公,国号许,改元天寿,署置百官。然而,这只是走投无路的人聊以自慰的行为。

之后李渊派淮安王李神通进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败走聊城,窦建德出兵破聊城,生擒宇文化及。然后,用槛车将宇文化及并其二子载至河间(今河北河间)杀死。此时离隋炀帝死还不到一年。

宇文化及虽有野心,但是自己本身能力不足,登上高位之后就得意忘形,骄奢淫逸寒了部下的心。杀杨广就是一大败笔,虽然杨广威信大减,隋帝国各处群雄并起,但是这个时候大都还是以隋朝为正朔。杨广一死不仅使得天下群雄争相称帝也使得那些原来还忠于隋帝国的城镇争相投入了别人的怀抱。汉末袁术称帝,天下共逐之,宇文化及以臣弑君就失去了天下人心,注定成不了气候,在隋末的群雄逐鹿的游戏中早早出局。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