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才子唐伯虎有多惨?24岁家道中落,29岁科举蒙冤,54岁穷困中去世

一提到唐伯虎,几乎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纵情山水……认为他是一位特别有才的潇洒公子哥。而大家之所

一提到唐伯虎,几乎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纵情山水……认为他是一位特别有才的潇洒公子哥。

而大家之所以对唐伯虎有这样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所影响,可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非常经典的。

在电影中,唐伯虎仿佛开了挂一样,他衣食无忧、放荡不羁,为了追求秋香,不惜隐姓埋名混入华府为奴,最终凭借超凡的才华与武功成功抱得美人归,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可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并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个样子:腰缠万贯、妻妾成群、风流荒唐……

真实的唐伯虎确实非常有才华,不过他却未必有多风流,甚至可以说连风流的资本都没有,更没有娶到秋香,他其实就是一位悲情才子。

他的一生不但屡屡受挫,而且家人还在他年轻时相继离他而去,好不容易有个红颜知己,却先于他香消玉殒,最终他只能在孤独与贫困中去世,死后甚至连下葬的钱都是朋友凑的。

他曾穷苦潦倒到,为了10两银子给厕所写对联,为了保命装疯卖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生前连一副棺材都买不起的人,死后一幅画竟然卖出了36亿的天价。

那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底都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就来聊一聊,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故事:

唐寅出生于公元1470年3月6日,字伯虎,所以世人称他为唐伯虎,他博学多才,吟诗作曲能书善画,号称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唐伯虎的祖上非常有名,他的先祖唐俭曾追随李渊晋阳起兵,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受封“莒国公”,死后陪葬昭陵,不过传到唐伯虎这一代,早已家道没落了。

对比老祖宗的丰功伟绩,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可没那么高大上,他仅仅是苏州吴县一个小酒馆的老板,自然也没那个财力,供唐伯虎挥霍。

不过老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唐广德毕竟是个商人,至少还能保证唐伯虎吃穿不愁,同时也为唐伯虎接受良好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唐伯虎非常争气,他自幼天资聪慧,甚至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从小就表现出远超常人的灵气,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小神童”自然跟普通的孩子玩不到一起去。

所以,唐伯虎小时候并没有什么好朋友,不过他在12岁的时候,也就是1482年,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祝允明,也就是祝枝山。

这个祝枝山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样蠢得挂相,他同样非常有才华,也属于“小神童”那种类型,虽然祝枝山比唐伯虎大9岁,但还真就他俩能玩到一起去。

就这样,唐伯虎在无忧无虑中慢慢地长大了,也在这期间结识了文徵明等才子,还在1488年迎娶了白富美——江南名仕徐廷瑞的次女为妻,这一年他刚刚18岁,也算得上是春风得意。

那文章开头,我们为什么说唐伯虎是位悲情才子呢?因为几年之后,他将迎来接二连三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那是1494年,唐伯虎刚刚24岁,他的父亲唐广德不幸病逝了,如果说父亲的病逝让他少了经济支柱,可随后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竟然也在那一两年内相继离世。这种打击几乎让唐伯虎崩溃了,他一夜间白了头,开始颓废起来,家中仅有的积蓄,也基本上都被他用来买酒了。

本来,唐伯虎如果继续这么颓废下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名声了,这时候交友的重要性显现了出来,好兄弟祝枝山主动来到唐伯虎身边并认真开导他。

还别说,祝枝山真有两下子,经他苦口婆心的劝解,唐伯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听从祝枝山的建议,准备努力学习,然后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我们之前说过,唐伯虎天资聪颖,所以他要认真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对手,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他终于在1498年的乡试中,高中举人第一名,也就是解元,这一年他28岁。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波折,但总体上是好的,他还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何氏,不过这个何氏之所以嫁给他,主要是想等到他飞黄腾达时跟着沾光。

毕竟能在乡试中拿第一名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唐伯虎大概率会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拿个状元什么的,此时唐伯虎迎来了自己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身边吹捧他的人特别多。

这自然也让唐伯虎飘了起来,眼见唐伯虎太过兴奋了,好友文徵明立即规劝他低调行事,告诉他太张扬了容易招致祸端,可唐伯虎心高气傲,不但没领情反而要跟文徵明绝交。

不过,并没有过多久,唐伯虎就跌入了谷底,一年后的1499年,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由于路途遥远,唐伯虎就找了个伴——同样要进京参加会试的徐经。

提到徐经或许很多人都比较陌生,那我们提另一个人:徐霞客,没错!就是那个写《徐霞客游记》的人,徐霞客是徐经的玄孙。

然而,这个徐经显然没有自己的玄孙那么厉害,在这次进京参加会试过程中,他不但把自己弄成了阶下囚,还顺道把唐伯虎也牵扯了进来。

徐经当时是一位江阴富商的公子,他和唐伯虎结伴来到京城后,两人曾多次赶往礼部侍郎程敏政的家里拜访。

当时,程敏政非常喜欢唐伯虎的文章,自然是热情地接待了两人,而唐伯虎也没多想,只是想交流学习一下文学心得。

可徐经却动起了歪脑筋,因为他提前打探到,这次会试由程敏政出题,他来程敏政家拜访,主要是想提前获得考试题。

于是,经过几次接触,徐经成功用重金收买了程敏政府上的一名家童,这名家童就想办法在考试前,把试题提前泄露给了徐经。

提前获得试题的徐经,自然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且他在拜访程敏政的过程中,也交流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因此对于徐经来讲,这次考试肯定没问题了。

那徐经提前获得试题的事情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唐伯虎又是怎么被牵扯进来的呢?其实,正常来讲,这件事情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坏就坏在那年的考试题非常特别。

考试题目又偏又怪又难,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考的内容全没学过,会的知识点都没考,因此这次考试,几乎把所有考生都考得外焦里嫩、欲哭无泪。

可在这其中却偏偏有两份试卷答得非常出色,所有考官都对这两份试卷颇为欣赏,就在众人交口称赞时,出题人程敏政突然来了一句:

“这两份试卷一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其实,程敏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之前接触过唐伯虎和徐经很多次,自然对他俩的文风非常了解,再加上这两货没少请教他,所以他才非常骄傲的说了这句话。

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众人后来得知这两份试卷确实是唐伯虎和徐经的后,程敏政的死对头就上书弹劾程敏政,说他受贿泄露考题。

皇上听说后勃然大怒,立即下旨把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关了起来,程敏政和唐伯虎没干这事,自然不会承认,可徐经不但作弊了,骨头还软,被一顿胖揍后就招供了。

徐经交代了自己收买程敏政家童泄题的全过程,而且他还说自己获得试题后,又泄露给了唐伯虎,面对这种情况,唐伯虎自然百口难辨。

就在徐经和唐伯虎在劫难逃时,或许是徐经想明白了,如果坐实了这个罪名,没准会掉脑袋,所以徐经很快又翻供了。

他说自己是屈打成招,不断地喊冤,再加上他的家人想方设法营救他,所以最终皇上专门下旨把几人都放了出来。

可毕竟这个案子存在诸多疑点,所以也没有给徐经和唐伯虎功名,最终唐伯虎被贬到浙江当一个小吏,心高气傲的唐伯虎怎么可能受这种气呢?

于是,唐伯虎坚决不去赴任,郁郁不得志地回到了家中,至此唐伯虎的仕途之路彻底宣告终结了,此时比唐伯虎更失望的人,就是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何氏。

我们之前说过,何氏嫁给唐伯虎的目的,就是希望等唐伯虎飞黄腾达后跟着借光,眼见自己官太太的梦想破灭了,何氏就跟唐伯虎大吵一架后离开了。

何氏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唐伯虎的自尊心,他在盛怒之下直接休妻,至此他又变回了孤零零的一个人,而且很多乡邻也对他冷嘲热讽。

郁郁不得志的唐伯虎就开始到处游玩,先后游历了闽、浙、赣、湘等地,踏遍了各地的名山大川,当然了这也为后来的绘画积累了大量素材。

游历过后他又得了一场重病,治疗很长时间后,身体才勉强恢复,而弟弟见他如此颓废,又失去了大好前程,就跟他分了家。

此后,唐伯虎就彻底放纵起来,成天出入青楼饮酒作乐,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称他为“风流才子”的原因,而这时候还跟他一起玩的,基本上就剩下祝枝山一个人了。

当时,祝枝山在寻欢作乐时,自己有钱支付,可唐伯虎已经没什么钱了,不过由于唐伯虎才华横溢,所以很多失足的小姐姐都非常崇拜他,很多时候不但不要钱甚至还会接济他。

这其中就有一位叫沈九娘的青楼女子对唐伯虎格外欣赏,沈九娘当时是苏州名妓,比唐伯虎小5岁,不但长相漂亮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唐伯虎视她为红颜知己,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沈九娘全力操持家务,为了让唐伯虎专心于诗画,她把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还经常在唐伯虎作画时,为唐伯虎洗砚、铺纸、调色,这种夫唱妇随的生活绝对羡煞旁人。

而且,在二人结婚2年以后,沈九娘还为唐伯虎生下了唯一长大成人的孩子——女儿唐桃笙,唐伯虎在此期间画艺也进步神速,越来越精湛。

沈九娘的出现,重新激起了唐伯虎的斗志,不过他也不忍心一直花沈九娘的钱,所以他就开始卖字画,也正因为如此,他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

不过在当时,那些字画根本不值钱,有时候都无法满足他的基本开支,然而沈九娘依旧鼓励他吟诗作画,可以说沈九娘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支撑。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沈九娘在1510年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尽管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唐伯虎放弃诗画,全力照顾她,可她还是在1512年病逝了。唐伯虎失声痛哭,这一年唐伯虎42岁,他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完美的红颜知己,竟然这么早地离开了他。

沈九娘是唐伯虎的第三任妻子,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唐伯虎的一生并没有妻妾成群,有人说他有9个妻妾,其实就是因为“九娘”这个名字导致以讹传讹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唐伯虎也没有娶过秋香,据好事者考证,在当时确实有一位叫秋香的女子,这位秋香是南京名妓,不过比唐伯虎大十几岁,二人之间不可能有感情纠葛。

沈九娘死后,唐伯虎消沉了一段时间,但仅仅过了2年,他就认识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伯乐”——宁王朱宸濠,只不过这是一个“假伯乐”。

当时,宁王朱宸濠正准备另起炉灶当皇上,他身边有两位著名的“能人”:李士实和刘养正,朱宸濠一直视他俩为左膀右臂。

可这两个人的能力真挺一般的,李士实虽然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但基本上就是纸上谈兵,靠给朱宸濠讲了一个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就把朱宸濠给忽悠住了。

不知道朱宸濠当时到底是个文盲还是真傻,竟然认为李士实能讲出这样的故事,就说明他博学多才,而刘养正除了书法造诣深厚外,其他的方面更不行。

或许是朱宸濠发现仅靠身边这两位“大聪明”式的“卧龙凤雏”难以成事,他就到处招贤纳士,随后很快就有人向他推荐了郁郁不得志的唐伯虎。

1514年秋,44岁的唐伯虎在接到朱宸濠发出的邀请后,还是比较兴奋的,毕竟有机会大展拳脚了,他甚至还在出发前专门研究如何发展南昌经济。

可当唐伯虎来到朱宸濠那里后才发现,原来朱宸濠是想另起炉灶,聪明的唐伯虎当然知道,这是掉脑袋的事,最关键的是,他不认为朱宸濠有任何胜算。

于是,唐伯虎就想快点逃离朱宸濠这艘破船,但朱宸濠这里岂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唐伯虎知道,他如果强行要走,必然会惹来杀身之祸。

可如果不及时抽身,等东窗事发了,他想走也来不及了,不过唐伯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装疯卖傻。

于是,南昌城里很快就出现了一位蓬头垢面的疯子,这个疯子不但不穿衣服,还喜欢到处乱跑,他就是唐伯虎。

最开始,朱宸濠并不相信唐伯虎真疯了,可经过长时间的试探,唐伯虎一点都没有露馅,最终所有人都认为唐伯虎疯了。

1515年春,45岁的唐伯虎把朱宸濠彻底惹烦了,于是朱宸濠就派人把他撵出了南昌城,回到家乡的唐伯虎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来,朱宸濠的下场果然如唐伯虎所料,不但自己身首异处,“大聪明”李士实和刘养正等身边的人也尽皆丧命。

此事过后,唐伯虎终于断了所有念想,也彻底认命了,他每天除了浑浑噩噩的饮酒作乐,就是吟诗作画,然后拿出去卖了买酒。

然而,他的诗画在当时并不值钱,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有时候实在没钱了,他啥活都接,反正只要能挣钱就行。

比如,有一次,当地一位官员家里盖了一个厕所,这个官员比较喜欢附庸风雅,就张贴公告悬赏10两银子,给厕所征一副对联。

当时,有才华的人不屑于干这个活,没才华的人又不敢去瞎挑战,就在众人看热闹时,穷困潦倒的唐伯虎接下了这个活,据传他醉醺醺的写下了千古佳对:

上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下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当然了,这个写对联的故事未必经得起推敲,不过唐伯虎晚年穷困潦倒却是真的,他每天把自己灌得烂醉如泥也是真的。

因为长期饮酒,唐伯虎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1524年1月7日因病去世,年仅54岁,唐伯虎死后几乎一点财产都没留下,后来还是祝枝山等好友凑钱给唐伯虎买了棺材,才将他下葬。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穷困潦倒的人,他绝不会想到,在他死去400多年后,他的画竟然一幅比一幅值钱。

网传2013年9月19日,唐伯虎的《庐山观瀑图》,在纽约拍出了5.9亿美元的天价(以当时汇率折算约合人民币36亿元),虽然这个消息一直被质疑,但也侧面说明唐伯虎画作的珍贵。

纵观唐伯虎的一生,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官场情场双失意,科举路上吃了朋友的哑巴亏,又差点被“假伯乐”把命坑了,晚年穷困潦倒,不可谓不惨。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唐伯虎,或许有很多无法理解的地方,他的人生似乎也正如他所作的《桃花庵歌》中所说的那样: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亲爱的朋友们,您对于唐伯虎悲情的一生怎么看?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