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完笑傲江湖后有个疑问,为什么本来就是江湖一流高手的岳不群,练了辟邪剑法后还是打不赢令狐冲。
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
金庸的小说里,人的性格需要跟武功匹配才行,如果不匹配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射雕英雄传》有一点是有所超越的,那就是身为反派的欧阳锋,人品不怎么样,可是武功到死都是五绝水平,并未因为人品而武功打了折扣。
其实如果仔细读金庸的小说,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些坏得理直气壮,坏得义无反顾,坏得坚定不移的高手,没有一个武功是弱的,反过来,倒是那些在所谓好与坏之间游移不定,正与邪之间犹犹豫豫的人,反而武功的层次总是欠把火候。
前者包括,东方不败,任我行,鸠摩智,欧阳锋,金轮法王,慕容博,神龙教主……
后者包括,慕容复,岳不群,铁掌水上漂裘千仞,周芷若,游坦之……
就像我说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对自己的道路坚定不移的人,心无杂念更容易在武学上有所精进。反过来对自己的“道”游疑不定,进退失据的人,武学上就算守着武功秘籍也无法达到超绝的水平。
岳不群这个人的心里描写并不多,但是对比东方不败,我们就能看出高下了。
东方不败偷袭童百熊行云流水,关键的是毫无歉意。他说莲弟不喜欢的都要死,说得轻松自然,既不掩饰,也不做作,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理所应当。我们当然可以说东方不败心理几度扭曲,有着扭曲的价值观,但是对于他笃信自己的“道”应当无需怀疑。后来东方不败为了救杨莲亭身死,临死还为杨莲亭求情,都证明他言行如一,坦坦荡荡,虽然坏却坏得毫不纠结。
反过来看岳不群,他在跟令狐冲比剑的时候,任盈盈叫破了他的丑事,然后他心中大急。觉得这些东西一旦大白于天下,那就彻底坏事了!
这段描写固然突出了岳不群的虚伪,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大家也想一想,这本身证明岳不群是有羞耻感和道德观的。譬如田伯光,从来就不觉得采花有什么不对,也不觉得采花贼的名号有啥问题。
譬如任我行,少林寺里随手杀了几个少林弟子,大大咧咧的就说是因为他们“让我不爽”,这种草菅人命,就是觉得自己更高贵的态度也绝不会担心这些行为会被人知道。
所以岳不群是很纠结的,他知道很多东西是不对的,但他又不愿意坚持君子的操守,因为这不符合利益的算计。
这种纠结表现在武学上,就是堂堂正正的紫霞神功跟诡谲多变的辟邪剑法的不兼容。辟邪剑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紫霞神功的全面否定。紫霞神功是气宗,辟邪剑法是剑宗,那么岳不群到底是信剑宗还是气宗呢?
其实从他实际的表现来看,他两个都信,两个都不信。而这就是武学的大忌。金庸小说里的武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任何一种功夫都可以臻于化境。
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在一种功夫下日日精进,毫不动摇。你必须笃信自己的根基。可以有继承,可以有拓展,但不能有否定和怀疑。
杨过所学也杂,但是真的成为一代宗师要等到后来把各派武学融会贯通,创出“黯然销魂掌”之后。
岳不群的辟邪剑法,还跟紫霞神功处处矛盾,岳不群这个人也是处处矛盾,这样的人在武学上自然不可能有大宗师的境界。
简而言之,金庸小说里活得纠结的人都成不了一流高手,因为纠结本身就会折耗精神,散损气血,消磨意志,自然无法打开新的天地。
反过来令狐冲是真的活得不纠结,所以能够把所学都融会贯通,这是一代宗师的气象。不过,令狐冲这个人太随性,没有进取心或者说是执念,所以他其实是无法达到超一流水平的。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