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视频前几天就曾刷到过,今天再次刷到别人的转发,我决定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说的是某地一名22岁的年轻骑友在绿道骑行时突发猝死离世,这无疑是一个悲剧。

因为该转发视频和原发视频一样都没有完整的事故说明,所以关于这位年轻骑友的猝死我们只能自己推理。从视频来看,有几名骑友在协助医务人员往救护车上抬担架,这说明该出事骑友可能不是一个人骑行,而是随队团骑。

骑行原本是一项非常便于控制强度的运动,骑行者可根据自身的状态和健康程度或者骑行的路况,平路还是爬坡、顺风还是逆风等情况控制骑行节奏和速度、强度。一般来说如果骑行者没有心脏或其它不适合大强度运动的疾病,突发猝死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症或其它不适合剧烈运动的病症。

按说22岁的年纪正值人生花季,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体力方面都应该是相对饱满的阶段。看来该出事的骑友应该是自身存在某些严重不适合剧烈运动的疾病,更有可能自己并不知情。如果是单人骑行或许可以在心平气和的节奏下安全进行,而一旦跟队团练,骑行气氛起来之后,大家都很亢奋的情况下,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节奏的,所以一群人的骑行是各种节奏交织变换的,大家都很兴奋,都带了别人的节奏,也都被别人带了节奏。

如果大家都是身体健康,虽然实力有差距但高速飙车也不至于出现猝死情况,倒是那些自身有不适合剧烈运动的人,如果被卷入剧烈运动的气氛中随时有可能发病,何况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盲目从事高强度运动还视其为挑战自我。我们也经常见到体能好的队员鼓励体能差的队员加油,再坚持一下,我们也从来都是坚信坚持就是胜利的,而盲目的坚持往往会害了那些身体有问题的人。

其实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承受不了出事之前也是有迹象的,之所以被忽视往往是不自知和盲目的坚持造成的。我一直强调骑行要科学适度为之,不可过于追求没有意义的数据,尤其对于想要通过骑行来锻炼身体的朋友,更应该把控好骑行强度,只有把运动强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是健康运动。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重提心率控制法对于健康骑行(运动)的帮助,再次给大家分享一下几个不同的运动层次的心率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首先要明确的是运动时我们可以短时间承受的最大心率是220减去年龄。也就是说在运动时我们尽可能在这个数值范围内运动,不要轻易挑战或是频频突破该心率值。普通人锻炼应当以有氧运动为主,尤其是刚刚开始锻炼的新人或是恢复身体阶段的朋友。

低强度有氧运动:
(220-年龄)×50%~60%,这种运动强度适合热身、恢复或是运动新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20-年龄)×60%~70%,这种强度的运动比较适合想要通过骑行减脂的朋友。
高强度有氧运动:
(220-年龄)×70%~85%,这种运动有利于提升心肺功能。
极限运动强度:
(220-年龄)×85%~100%,这种运动强度适合运动员训练。

综上,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同,运动的目的、目标也各异,所以需要各自按照相应的、适合自己的强度进行,无论何种运动都应该在科学适度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运动员之外的普通人。另外提醒大家,如果有基础疾病或是其它健康问题,在参加运动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遵医嘱进行。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