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青蟹的鲜美之处。根据清代有《三风十戒》所载,其《饮馔篇》中所载:有一个妇人叫“草头娘”,她烧制菜肴的功夫已到了“凡平常的酒肴,一经其手,调和后便可供众人享用,如尝异味,人益争相享用。”所以“邑中豪富势官,日命肩舆,邀草头娘到家门去做主”。它被尊重也可知。与她同时代的还有太原赵氏的“蒸鳗”、徐厨夫的“炖谢鱼”、李子宁的“河豚酱”和上周四麻子的“爆蟹”。
又以周四麻子的绝活,最令我意眩神驰,值得一读的大书特书。爆蟹本食蟹新法,乃「将蟹煮熟,置铁炭烧之」,一面烧,一面涂上香酒、香油。没多久,壳浮欲脱,只听“毕卜”数响,二鳌八足“骨尽爆碎”,且“脐、胁骨皆开”,只用手指微指,蟹壳便应手而落,“只有黄与肉”。此时「每人一份,盛一碟」,蘸姜汁和醋汁,「随食即食,绝无刺吻抵牙之苦」,虽然百蟹一时半刻也吃不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此了。
但是星期四麻子之术“秘不示人,人虽能效法其法,蟹焦及骨壳如故”。所以传说,谓其爆蟹之秘诀,虽名麻油,实非麻油,但在春、夏间捉蛇千余只,剥去壳煮,舀上一层“蛇油”,以此炙蟹,则无爆。但是谁会有那么多的工作来抓蛇和熬油呢?因此,麻子周四死了,不再有蟹爆可吃了。有的人又制作了一套工具,总共三件,就是小锤,小刀,小钳。
据说最早发明这个东西的,是“漕书和运弁”,就是在大运河中等专业学校收漕粮的书办和押运漕船的卫兵。这一代入乡随俗,安安静静,无事可做,所以常常是市井豪客。它们方便的绘图、省事的发明、轻松的情理。这个蟹器后来流行江南闺阁中,全用银制成,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在现在的大饭店和高档食肆中最常见。
每逢秋风起,即取此食蟹。用纯熟的人,挑剥如意,吃得愉快;不懂其法的人,则左支右绌,尴尬不堪。大蟹清蒸最好,而要做酱爆蟹的话,当以青蟹最好时,江浙饭店更是优胜劣汰。而在我吃过的店中,以满顺楼、鸿一小馆和四五六上海菜馆的菜最受欢迎。四、六选青蟹品质特佳,不但生猛硕大,肉Q足。
在切好的蟹肉后,将蟹螯略敲碎,先下油锅,然后用葱、姜、豆瓣酱等将其烧透,伴以毛豆仁或蚕豆瓣,待其汤汁收干时,便勾薄芡起锅装。酱喷香、红翠喷香,用手抓食、猛嚼狂吮,不也快哉!唯独这酱爆青蟹,手口相配,吃得淋漓尽致,比起上周四麻子那种“随口咀嚼”、不用担心“亲吻抵牙”的爆蟹来,没有音调,小巫见大巫,只会让我益发兴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