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林徽因爷爷林孝恂咬牙买下一个黄梨,回家一群孩子围着喊:“我要吃梨!”。林孝恂只能把梨切成薄片,分给老人和孩子们。100年后林孝恂的子孙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林孝恂出生时,福建闽侯林家已经没落。林孝恂两次科举没中,家里已经没吃没喝。他只能在富户坐馆教书,每月得一点钱,养活家里一群孩子。林孝恂领了月薪,捏着几个铜板想买几个梨给家人吃,想半天,只敢买一个,回家把梨切成薄片,分给孩子们,他自己却舔着干瘪的嘴唇默默注视着他们。林孝恂坐馆,一教就是一天。他教完课喉咙干哑,全身疲惫,回家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人。照顾完家人,林孝恂在简陋的破木桌上,点燃一盏昏暗的油灯,开始一夜的苦读。皇天不负苦心人。4年后,林孝恂考中己丑科二甲第111名进士,与康有为同科,林氏一门终于告别寒微与困顿。林孝恂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在京城做官,风光无限,人人羡慕,只有林孝恂知道自己的烦恼。
年终,林孝恂参加翰林院年度甄别考试,他考虑再三,故意写错了一个字。第二年,林孝恂被外放,任浙江海宁知县。不能在京做官,别人都替林孝恂惋惜,但林孝恂却心满意足,喜滋滋地打点行李准备离开京城。原来,在京做官常需应酬,礼尚往来,这些都需要大笔费用。林孝恂虽然做了官,但他坚守原则,不肯拿不干净的钱财,加上林家人口众多,家底浅薄,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已经有些吃力,根本不可能支付应酬往来的费用。林孝恂考虑再三,故意在翰林甄别考试中写错一个字。考官看到错字,知道林孝恂有心外放。加上林孝恂一番打点,终于顺利离开了京城官场。林孝恂先后在海宁孝丰、仁和、石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员。远离京城的林孝恂,并未停止实现价值,追求理想。
当时清政府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少官员对朝廷失望,忙不迭跑回老家广置田地,以保晚年安乐。另一部分官员满腹牢骚,感叹生不逢时。林孝恂和他们不同,他在外放当官期间,重新审理了不少冤案错案,判过的几千案件没半点差错。此外,他还开始尝试废八股,兴学堂。值得一提的是,林孝恂曾在杭州设立过林家私塾,人称“林家铺子”。林家私塾设东西两斋,东斋传授旧学,学者林纾教四书五经,西斋传授新学,教授林白水介绍地理天文,加拿大教师华惠德教英语、日本教师嵯峨峙教日语。林家所有的族亲,无论男女,都可以来“林家铺子”接受教育。林孝恂的儿子林长民,堂侄林觉民,林尹民,都曾在这里接受教育,奠定坚实的中西学基础。其中,林觉民为创建民国捐躯,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临死前写下的《与妻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林尹民也在“林家铺子”学习期间立下许国之志,同样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长民也一直立志通过立法,改良来救国救民,成为民国首屈一指的知识分子政治家。他的女儿林徽因是民国著名才女,在建筑,文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儿子林恒抗战时投笔从戎成为空军,1941年在与日本的空战中血染长空,英勇殉国。其他林氏子孙,也通过“林家铺子”奠定学习基础,有的习医,有的学文,有的攻军事,有的学电气,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做贡献,影响社会发展。林徽因晚年提及父辈,曾感慨说:“我林家真是满门忠烈阿。”闽侯林家几代不衰,满门忠烈不是没有原因的。林孝恂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儿孙们树立了榜样。《论语》中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意思是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做事要随和谨慎。林孝恂生在风雨飘摇的清末,面对国家无道,官场腐败的现实,他正直灵活,谨慎选择。找准位置后,又踏实务实,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同时,林孝恂又能与时俱进,将务实的精神融入儿孙教育,通过完整的中西教育将儿孙的履历延展至科举之外更丰富的空间,最终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都说三代出一个贵族。正因有林孝恂这种正直务实又与时俱进的传家精神的照耀,民国暗黑的苍穹中才出现了林徽因这样风华绝代的才女。
这文章比水文好很多,应该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