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危害?何时开始吃降压药?

行平双 2024-10-20 09:51: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高血压,这个常见却又被人们忽视的"沉默杀手",正悄悄威胁着众多国人的健康。许多人对高血压的认知仅停留在"血压高"这一表面现象,殊不知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病理变化和潜在危害。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诊断标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美国心脏协会在2017年就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调整为130/80mmHg。这一变化凸显了预防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沉默杀手"的原因。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毫无症状,直到血压已经升高到相当程度才出现不适。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胸闷等。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症状与"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等证候有关。

西医对高血压的病因解释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而中医则从整体观出发,将高血压归因于阴阳失调、气血不和。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内阻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这种全面的认识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高血压的危害绝限于血压升高本身。长期高血压会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心脏方面,高血压会增加心肌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风险。

血管方面,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和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肾脏方面,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导致慢性肾脏病。眼部方面,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时甚至导致失明。

面对如此多的潜在危害,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约有1/3的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何时开始服用降压药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对于血压持续≥140/90mmHg的患者,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后血压仍未达标,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使血压在130-139/80-89mmHg范围内,也可能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服用降压药并不意味着终身服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和体重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甚至停药。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调整。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西医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中医则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对于阴虚阳亢型,可选用杞菊地黄丸等。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在高血压的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限盐、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缓解压力等措施可以帮助预防高血压,对于已经患病的人来说,也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中医的养生理念在高血压的防治中也有独特的价值。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还能调节情志,增强身体整体功能。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如推荐食用芹菜、山楂、决明子等具有降压功效的食材。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24小时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助于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肾动脉消融术等新兴治疗手段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高血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但并非不可控制。通过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合理用药和持续的生活方式改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可以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血压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在高血压的防治之路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西医的精准诊断和有效药物,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未来,随着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血压的防治必将迎来新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

行平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