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分析疫情投票结果的时间。
例行声明:这个投票仅代表我读者群体的感染情况,会有样本偏差,仅供参考。
先来看最重要的“过去7天,新增感染数据”。
本周,7天新增感染比例为2.34%,比起上周的2.72%,又有了进一步下降。
如下图所示:
我觉得可以把7天内新增感染比例,划分几个档位。
1、新增感染比例低于1%,属于疫情静默期,比如今年3月,这个阶段即使不戴口罩,感染概率也很低。
2、新增感染比例1%-2%,属于疫情低谷期,这个阶段,虽然比起5月底的高峰期,感染概率要低很多,但仍然比3月的静默期,感染概率要高。这可能是下波疫情前,我们所处的阶段。
3、新增感染比例2%-3%,不完全疫情低谷期,这个阶段,只要戴口罩感染概率很低,如果不戴口罩,仍然有一些概率感染,只不过感染概率比高峰期低很多。
4、新增感染比例3%-5%,疫情发展期/疫情下降期,这个阶段需要加强个人防护。
5、新增感染比例大于5%,疫情高峰期,这个阶段要用自己能做到的最高水平防护,尽量减少出行,远离人多的地方,远离三密场所。
目前是处于“不完全疫情低谷期”,要是下周7天新增感染比例能下降到2%以下,就可以确认进入到疫情低谷期。
至于今年3月,我觉得还是用疫情静默期,这样比较好区分我们接下来面对的疫情低谷期。
因为去年12月的集中过峰,所以也让今年3月的疫情低谷期,是集中低谷,我觉得是可以用疫情静默期来形容。
我觉得,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间隔的这4个月疫情低谷期,7天新增感染比例最低会降至1%左右,这会比今年3月,7天新增感染比例0.3%,仍然要高。
也就是说,虽然第三波疫情前,仍然会有明显的疫情低谷期,但相比3月份的疫情静默期来说,还是有小概率感染的可能性,只不过感染概率比疫情高峰期要低很多。
我把一系列数据做一个对比,这样大家可以直观看到当前所处的状况。
去年12月高峰期,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30%;
3月份,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0.3%;
5月底,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10%;
目前,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2.2%;
1、现在还是有明显的高峰期,低谷期。
2、现在新增感染速率是5月底的1/5。
3、现在新增感染速率是3月的7倍
所以,疫情低谷期不代表完全不会感染,大家要是在疫情低谷期感染了,也不用气馁,在低谷期会不会感染,更多是运气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在疫情低谷期,也能戴口罩这样的基本防护,那么感染概率就会极低。
至于,不同阶段要采取什么程度的防护,或者防不防,这个完全是大家自己的自由,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强求所有人都采取同等模式的防护,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我也只是提供足够多的信息,让大家做决策的时候,可以有数据去参考。
再说说,长新冠比例。
我读者群体里,截止7月16日的长新冠比例是5.97%,这是当前仍然还有长新冠,还未痊愈的比例。
从3月份至今,我读者群体的长新冠比例,是从10%,一路下降到现在6%左右。
从上图可知,在3月到4月,这段疫情低谷期,长新冠比例一直下降,从10%,下降到接近4%。
这说明,大部分长新冠患者,随着时间推移,是可以“自愈”。
但4月底出现新一波疫情后,一部分长新冠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治愈。但同时又有一部分新增感染者,加入到长新冠患者人群里。
最终,就让长新冠患者的比例,整体维持在5%左右震荡。
而这也符合英美一些长新冠的统计数据,按照英美的数据,他们长新冠患者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大致就是在3%-7%之间。
所以,我们并没有显得比较特殊。
对于长新冠的研究,应该尽快进行。
这样才能让长新冠患者,能尽快康复,尽量减小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要搞清楚,长新冠对经济的实际影响,才能有办法针对性去解决问题。
这也是我要持续做这方面个人统计,不断发文章呼吁社会重视疫情的原因。
新冠疫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我们的无视,而消失。
无视客观存在的疫情,只会放大伤害。
理性正视疫情,才能尽可能降低伤害。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