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通化河中鱼又大又肥,老百姓见了就恶心:吃日本人长大的

椰子族部落 2024-11-14 10:10:41

1946年,通化河中鱼又大又肥,老百姓见了就恶心:吃日本人长大的

1946年的春天,通化城的浑江边传出一则奇怪的传闻。当地渔民发现,河里的鱼儿一个个肥得出奇,个头也大得惊人。按理说这该是一件好事,可是街坊邻里却没有一个人敢买这些鱼。"宁可饿死,也不吃这些鱼!"当地百姓对这些鱼避之不及。更令人费解的是,每当有人问起缘由,当地老人就会面色凝重地说:"这些鱼是日本人养大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通化的百姓会对这些鱼如此反感?在这平静的河面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伤痛?

一、通化地区的特殊地位

通化,这座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城市,北靠长白山脉,南临鸭绿江,东与朝鲜接壤,西通松辽平原。在抗日战争时期,通化一直是日本关东军的重要军事据点。

1932年,日军占领通化后,立即着手修建军事设施。他们在通化城内建立了军械库、兵工厂和军需仓库,在城外的河谷地带修建了多处地下工事。通化甚至成为了日本关东军第二军司令部的驻地。

通化的特殊地位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这里的地下资源丰富,日军在此开采铁矿、煤矿,并建立了大型制铁所。通化制铁所的年产量达到十万吨,为日军的军工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通化并未立即恢复平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苏联红军首先进驻通化,接收了日军的武器装备。但在苏军撤离后,大约有三万名日本关东军官兵仍滞留在通化地区。

这些日军并未全部解除武装。他们将大量武器藏匿在通化城内外的地下工事中,这其中包括了步枪、机枪、手榴弹,甚至还有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同时,一些日军将军服换成便装,伪装成商人或平民,在通化城内活动。

更为复杂的是,国民党也对通化虎视眈眈。通化不仅是连接关内外的交通要道,更是控制东北的战略要地。谁控制了通化,谁就能掌握东北南部的军事主动权。因此,国民党派出大量特务渗透进通化城内,暗中策划着夺取这座城市的计划。

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在通化建立了军事机构。他们在通化设立了炮兵学校,培训军事人才。但此时的民主联军在通化的力量相对薄弱,只有大约一千余人的规模。

1946年初,通化城内的形势愈发紧张。大量可疑人员频繁活动,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在城内的居民区,不时有陌生人打探军事要地的情况。在城外的山区,经常能听到深夜传来的可疑声响。而在军需库和兵工厂的废墟中,总能发现新鲜的脚印。

当地的百姓对这种局势忧心忡忡。他们亲身经历过日军的暴行,深知这些不肯投降的日军意味着什么。特别是那些在日军统治时期当过劳工的老人,更是对那些藏身在暗处的日军充满了警惕。

二、国民党与日军的秘密勾结

1946年1月的一个深夜,通化县城西郊的一座废弃寺庙里,几个身影正在秘密会面。其中一人是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光忱,另一人则是日军前通化驻屯军司令官藤田大佐。

李光忱带来了一份来自南京的密令。蒋介石已经下达了占领通化的命令,但国民党在东北的主力部队尚在关外,无法及时调遣到通化。为了尽快控制这个战略要地,国民党决定采取非常规手段。

在这次秘密会谈中,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藤田大佐将组织滞留在通化的日军发动武装暴动,协助国民党夺取通化。作为回报,国民党承诺在控制通化后,允许日军参与地方治理,并成立所谓的"中日联合政府"。

为了掩人耳目,国民党特务机关开始在通化城内布置内应。他们以开设商铺为掩护,在城内多个战略要点安排了秘密联络点。这些商铺表面上经营日常用品,实际上却是情报传递的据点。

国民党特务还在通化城内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医疗队"。这支医疗队的成员大多是日军的随军医生,他们以义诊的名义在城内活动,实则暗中打探东北民主联军的部署情况。

同时,藤田大佐也开始秘密调动日军残部。他们将散布在通化各地的日军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不超过十人,以避免引起注意。这些小组被安排在城内的棚户区和城外的农村,等待行动指令。

为了武装这些暴动力量,日军开始挖掘此前埋藏的武器。在通化城外的山林间,日军曾经修建了大量地下军火库。现在,这些被掩埋的武器逐渐被重新取出,秘密运往城内的集结点。

国民党特务机关还在通化城内设立了多个秘密电台。这些电台采用特殊的密码系统,负责协调各方行动。为了确保通信安全,他们每天都要更换密码本。

1946年1月下旬,暴动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藤田大佐手下集结了约三万名日军,国民党也组织了两万余人的地方武装。此外,他们还在城内发展了八百多名内应分子。

为了确保行动的保密性,参与者被要求采取严格的隐蔽措施。日军士兵必须化装成普通百姓,说话时要模仿东北口音。他们在街上行走时要"三步一回头",用这种方式确认是否被跟踪。

通化城内的军火库里,日军将大量武器分装成小包,伪装成普通货物。这些武器被秘密转移到城内的几个集结点,主要是一些不起眼的民房地下室和废弃的仓库。

在城外,国民党特务还组织人手在玉皇山顶设置了狼烟装置,这将作为暴动开始的信号。同时,他们还准备利用城内的电力系统,通过电灯的闪烁来传递行动指令。

三、暴动的前奏与准备

1946年1月底,藤田大佐在通化城北的一处地下军火库中召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将暴动时间定在2月3日凌晨,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当天正值东北的严寒季节,民主联军的夜间巡逻相对松懈。

藤田大佐将暴动部队分为五个突击组。第一突击组负责占领通化火车站,切断民主联军的交通线;第二突击组负责攻占通化城的四个城门;第三突击组负责夺取通化城内的军事要地;第四突击组负责控制通化的通信设施;第五突击组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为了掩护这些行动,日军特意在城内设立了多个伪装据点。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通化第一医院。医院的地下室被改造成了军火库,存放了大量轻重武器。日军将武器藏在医疗器械的包装箱中,借着运送医疗物资的名义将武器分发到各个据点。

国民党特务也在暗中活动。他们在通化城内重要路口的商铺里安排了联络员。这些联络员表面上经营小店,实际上负责观察民主联军的调动情况。他们采用特殊的暗号系统传递信息,比如在店门口摆放不同数量的货物来表示军队数量,用不同颜色的布料表示军队移动方向。

通化城内的地下电台也开始频繁活动。为了避免被发现,这些电台采用了流动发报的方式。发报员会不定期更换发报地点,有时是在民房的阁楼,有时是在废弃的仓库,甚至利用送货马车作为移动发报站。

日军还在城外的山区设立了多个观察哨。这些观察哨伪装成猎人的休息点,实际上是监视民主联军调动的前哨站。他们使用特制的信号弹传递信息,将信号弹的颜色和发射次数编制成密码。

在城内,大量日军士兵开始向预定集结点渗透。他们分批携带武器,将枪支拆解后藏在日常用品中。步枪的枪管被藏在扁担里,子弹装在粮食袋中,手榴弹伪装成蔬菜。这些武器通过街头小贩的担子,一点点运往各个据点。

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还策划了一个疑兵计划。他们在通化城外的几个村庄制造骚乱,引起民主联军的注意,试图分散他们的兵力。这些骚乱包括制造打劫事件、放火,甚至假装是土匪出没。

为了确保暴动时的内外呼应,藤田大佐在城内设立了多个信号点。这些信号点主要分布在高地上,通过燃放狼烟来传递行动命令。同时,他们还利用通化城内的钟楼,用不同的敲钟次数来传达具体指令。

在暴动前的最后几天,日军加紧了准备工作。他们在城内的几个据点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准备进行持久战。同时,他们还组织人员勘察了城内的每条街巷,规划了进攻路线和撤退通道。

通化城内的军医队也开始布置野战医院。他们在城内几处大型建筑的地下室设立了医疗点,储备了大量医疗物资。这些医疗点表面上是为市民提供义诊,实际上是为即将发动的暴动做准备。

四、血腥的一夜与民主联军的反击

1946年2月3日凌晨两点,通化城内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玉皇山上腾起三道狼烟,这是暴动开始的信号。藤田大佐指挥的日军残部与国民党特务同时发动进攻,企图一举占领通化城。

第一突击组在凌晨两点十分抵达通化火车站。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炸药炸毁了铁轨,切断了通化与外界的铁路联系。同时,一支由五十余人组成的特别行动队占领了火车站的通信室,切断了电报线路。

第二突击组分四路同时攻击通化城的四个城门。南门遭遇了最激烈的抵抗,守卫南门的民主联军战士与暴动分子展开了巷战。在混战中,暴动分子引爆了预先埋设在城门附近的炸药,炸塌了部分城墙。

第三突击组分成若干小队,对通化城内的军事要地发动突袭。其中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通化军械库。暴动分子使用了迫击炮轰击军械库的大门,导致库内的弹药发生连环爆炸,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

第四突击组则占领了通化邮电局,切断了通化与外界的通信联系。他们还控制了城内的电力系统,导致通化城陷入一片黑暗。在黑暗的掩护下,更多的暴动分子从藏身处涌出,对民主联军的据点发动猛攻。

然而,暴动分子没有想到的是,民主联军早已察觉了他们的阴谋。在暴动前夕,民主联军已经秘密调集了大量增援部队。这些部队隐藏在通化城外的山林中,等待反击的时机。

凌晨三点,民主联军开始了大规模反击。首先是城外的炮兵阵地同时开火,对暴动分子的主要集结点进行轰击。炮火准确命中了日军设在第一医院的地下军火库,造成了巨大爆炸。

接着,隐藏在城外的民主联军主力从多个方向突入城内。他们采用包围分割的战术,将暴动分子分割成若干小股,分别围歼。在通化火车站,一支民主联军特别行动队从underground水道潜入,成功夺回了车站控制权。

在城内,民主联军的地下工作者也同时行动。他们切断了暴动分子的通信联络,破坏了他们的指挥系统。一些潜伏在暴动分子内部的民主联军情报员,及时传递出敌人的部署情况。

到凌晨四点,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藤田大佐的指挥部被民主联军包围,他被迫带领残部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大量暴动分子被击毙或俘虏。部分突围出去的暴动分子跳入浑江,在刺骨的寒水中被冻死。

凌晨五点,民主联军对通化市区发起总攻。他们首先夺回了制高点,控制了城内的主要街道。暴动分子的抵抗逐渐瓦解,许多人开始投降。藤田大佐在突围失败后,率领最后的死硬分子退守到通化城北的一处防空洞内。

战斗持续到天亮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通化城时,暴动已经被完全平息。在这场战斗中,共歼灭暴动分子两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藤田大佐在最后的战斗中被击毙,其尸体被发现时手中还握着一份国民党的密令。

五、暴动事件的后续处置

1946年2月4日清晨,民主联军立即展开了对暴动事件的全面清查工作。在通化城内,搜查队分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检查每一处可疑地点。在第一医院的地下室,搜查人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军火库,里面不仅存放着大量武器弹药,还有详细的作战地图和暴动计划书。

同一天,民主联军在通化城北郊的一处农舍中发现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秘密档案室。这些档案详细记录了暴动的筹划过程,包括与日军勾结的具体细节、武器分配清单,以及参与人员的名册。档案中还有大量电报往来的记录,证实了这次暴动是国民党中央直接策划的。

2月5日,民主联军开始对被俘虏的暴动分子进行审讯。通过审讯得知,国民党特务机关在通化城内设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点,主要伪装成商铺和诊所。这些联络点不仅是情报传递的枢纽,还是武器储存的掩护场所。审讯还揭露了一个重要事实:国民党承诺在占领通化后,将给予日军残部特殊政治地位。

2月6日,清理工作扩展到通化城外。在玉皇山区域,搜查队发现了多个隐蔽的军火库。这些军火库都经过精心伪装,有的藏在农民的地窖里,有的埋在山坡的树林中。最大的一个军火库是在一处废弃的矿井内,里面储存着足够武装一个师的武器弹药。

2月7日,民主联军对通化城内的通信系统进行了彻底检查。在邮电局的地下室,发现了暴动分子使用的秘密电台。这些电台设备都是日军留下的,采用特殊的加密方式进行通信。技术人员从这些电台中截获了大量密码本和通信记录。

2月8日开始,民主联军对城内的重要机构进行整顿。在通化银行的金库中,发现了大量用于资助暴动的资金。这些资金被伪装成正常的商业往来,通过一系列空壳公司进行周转。账本显示,这些资金主要来自国民党在东北的特务机关。

2月10日,对暴动死亡人员的身份核查工作基本完成。在死亡的暴动分子中,除了日军残部和国民党特务外,还有一些被胁迫参加的平民。这些平民大多是被暴动分子以家人安全相要挟而参与行动的。

2月12日,民主联军对缴获的文件进行了系统整理。这些文件包括作战命令、人员名册、武器清单等重要材料。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份国民党中央军委会的密令,详细规定了暴动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步骤。

2月15日,善后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民主联军对通化城内的防务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增设了多个警戒哨所,强化了对重要设施的防卫。同时,对城内的可疑人员进行了严格审查,建立了详细的人口档案。

2月20日,民主联军完成了对暴动事件的全面总结。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暴动共造成民主联军战士和平民伤亡数百人,其中包括一些在暴动初期被打死的无辜市民。缴获的武器装备包括步枪、机枪、迫击炮等各类武器数千件,以及大量军需物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