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也可以很有趣
李杜初次相遇,与高适一起漫游梁园,成为了千古美谈;
辛陆首次相聚,与陈亮一起阔论天下,同样是诗坛佳话。
但是那顿饭,席上还有一个不大起眼的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刘过。
公元1203年,已经64岁的辛弃疾被启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此间韩侂胄正在准备北伐。
同一年,79岁的陆游致仕,回归山阴故里。
因辛弃疾和陆游都是主战派人士,所以辛弃疾特意前往山阴,向陆游问策。陆游对这次北伐也是充满了信心,与辛弃疾促膝夜谈,共商国是。
辛陆聚首,这在南宋诗坛绝对是一件大事,连陈亮也赶来凑热闹,都想极力促成北伐。
庐陵布衣刘过闻听消息后,也从江西奔了过来,他曾是韩侂胄的门客,多次为北伐献计。如今辛弃疾得重用,他想入辛弃疾幕府,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然而,此时的刘过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辛弃疾的门卫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就把他拦在了门外,为此刘过还与门卫争执起来。
当时辛弃疾正与陆游、陈亮商讨对策,听闻门外有吵闹之声,便问缘由,门卫添油加醋后,辛弃疾差点让人把刘过撵走。
幸好陈亮在一旁说了一句,“我知道这个人,他的诗词不错。”
如此,辛弃疾才叫人把刘过请了进来,见刘过相貌平平,衣衫破旧,态度还是没有转变,故随口问道,“你会写诗?”
刘过点点头,颇有些傲慢地回,“会一点吧。”
见状,辛弃疾更为不爽,再加刁难,见席上羊腰肾羹刚端上来,就让他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刘过哈哈大笑,一屁股就坐了下来,丝毫不拘谨,端起一碗酒干了后说,“天太冷,我先暖一下身子。”
陆游出身书香世家,很注重礼仪风貌,见刘过吃得嘴角都有汤汁流下,也开始觉得他可能只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又为此诗添了一些难度,“先生要不要先擦一下嘴巴,要不先生就以‘流’字为韵,作这首诗吧!”
然而刘过却不慌不忙,大快朵颐又吃了几口羊腰肾羹后,朗朗吟出:
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
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俎伴风流。
拔毫束笔,是秦始皇时期,蒙恬大将军伐楚时的典故,暗喻人才。因此这首诗大概意思是:我写过很多诗文,甚至帮助一些人封侯拜相(此处指韩侂胄),也许我死后,依旧没有人记得我是谁,但酒宴之上,定会有人把我的诗与佳肴伴饮,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风流。
陆游和辛弃疾是谁,那可是南宋诗坛的“扛把子”,响当当的人物,所以听完这首诗后,对刘过肃然起敬,方知他是和“竹林七贤”一样潇洒不羁的人物。
从那以后,辛弃疾就把刘过视为上宾,礼遇有加,甚至回京任职时,依旧留在身边。驻守襄阳时,天降瑞雪,辛弃疾率一众幕僚登城赏景,命人请刘过前来品评风雅,可刘过却穿着拖鞋,衣衫不整地就来了,众人纷纷龃龉,让他对诗。
刘过毫不谦让,随后便吟出那首《襄阳雪中寄江西诸友》,其中两句把众幕僚讽刺得无地自容: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闻访戴难。
实际上,刘过的词也填得很好,他有一首代表作,题为《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祖籍江西,曾4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皆落榜,从此布衣游幕,不曾为官。行走江湖时,结识了卢钺卢梅坡,成为了至交好友。
他和辛弃疾的缘分还不止于此,据《江湖纪闻》所载,刘过在辛弃疾麾下任职期间,因思乡心切,想回家探母,奈何囊中羞涩,缺少盘缠。辛弃疾有意助他,又恐他这个人性情孤傲,不肯接受帮助。
恰巧有一天,辛弃疾请刘过去酒楼饮酒,正好碰见了一些不法军士,他们不识辛帅,见刘过衣衫褴褛,竟然将他们赶了出来。当时辛弃疾也没有发怒,等回到营帐,才命人将仗势欺人的军士们押了来,打算将他们流放。
这些军士都是当地的豪门,家中许多钱财都是从百姓手中掠来的,他们当然不愿被流放,只好出资万缗,并答应当面给刘过道歉。
因此,刘过就拿着这些钱回家探母了,他深知这是辛弃疾在变相帮他,因此回乡后,刘过填了一首《念奴娇·留别辛稼轩》相赠,此时他已经迁居昆山: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遗憾的是,归乡后不久,刘过就病逝了,终年53岁。
这一别,也成了他和辛弃疾之间的永别,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聚散无常。幸好,在南宋诗坛,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纯粹的友谊,无关世俗的忘年交。
旧时文人有风骨,今人会作膏腴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只管衔杯……
诗词写的不错,性格似乎不太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