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与莫斯科之间的夜空再度被无人机尾焰点亮。在特朗普促成"30天停火协议"后的第72小时,俄乌双方以创纪录的无人机交锋撕毁了这份脆弱的和平文件。这场被军事观察家称为"电子蜂群战争"的对抗,暴露出大国调停的无力与冲突各方的深层算计。
停火协议沦为战术喘息3月20日的卫星热成像图显示,俄军恩格斯空军基地的机库仍在冒烟——这个部署着18架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核心要塞,在乌军无人机突袭中损失了3座燃料库。尽管停火协议明文禁止攻击能源设施,但双方心照不宣地将"战略目标"重新定义:俄军摧毁了敖德萨州最后一座变压站,乌方则瞄准了罗斯托夫州的原油储备库。
无人机消耗战破纪录俄罗斯国防部战报显示,其在24小时内拦截了114架乌军无人机,这个数字相当于2023年全年的17%。而乌军宣称击落的俄军"天竺葵-2"无人机数量达到214架,这些造价仅2万美元的游荡弹药,正以每月3000架的速度从伊朗经里海航道输入。北约情报官透露,俄军最新启用了AI目标分配系统,能同时引导200架无人机实施饱和攻击。
战略底牌下的博弈泽连斯基的豪赌显露出战场困境。乌军总参谋部流出的文件显示,此次突袭恩格斯基地动用了仅存的12架改装型"旗手"TB2无人机,这些配备热诱弹的珍贵资产本应用于哈尔科夫防御。而俄军迅速报复性空袭第聂伯河水电站,则是对乌克兰能源命脉的精准打击——该设施供电量占全国15%。
特朗普的矿产协议蓝图在此刻显得尤为苍白。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称,普京在停火期间秘密批准了与刚果(金)的钴矿采购合同,这种战略金属的年进口量将满足俄军工复合体三年需求。与此同时,五角大楼正加速向澳洲莱纳斯公司采购稀土,试图绕开中国供应链。
平民代价与战略迷雾联合国驻乌监督团记录到,仅3月20日就有47处民用设施遭袭,第聂伯罗公寓楼坍塌事件造成12名平民死亡。随着双方将AI算法导入作战系统,这种"算法战争"的误伤率较传统模式上升了300%。
当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听取简报时,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申科正签发全国轮流停电计划,而俄工贸部长曼图罗夫则视察了乌拉尔无人机工厂——该厂产能已提升至月产5000架。这场看似失控的无人机狂潮,实则是双方在新技术战争形态下的力量测试,而和平曙光,仍隐匿在电子干扰云层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