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9年,动乱不堪的十六国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年。这一年的8月份,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带领北魏军团兵临河西走廊,包围了走廊重镇姑臧,北凉第二代首领沮渠牧犍无力抵挡只好出城投降,至此,北凉和十六国一起走完了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幕,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太武帝拓拔焘最终完成了终结十六国乱世的历史使命,但这一成就的达成离不开北魏“奋三世余烈”
如果从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建国算起,十六国这段曲折的历史已经绵延了整整135年。这段历史约等于一个北宋,或者相当于从大清光绪十三年到2022年,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十六国时期石勒的后赵、苻坚的前秦都曾经接近完成或已经完成北方的统一,但后来都重归分崩离析,最终终结十六国的是拓跋氏家的北魏。今天黄金岛就来聊聊,拓跋氏到底做对了什么,让他们,而不是其他人,能够终结十六国这段混乱历史,建立了绵延百多年的北魏帝国。
说起来拓跋氏,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拓跋氏出自鲜卑,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有什么突出特点,那我首先想说的就是他们特别能复国。鲜卑除了拓跋氏,还有一支是慕容氏,慕容氏以及与慕容氏贵族五次灭国四次复国,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5个政权。
拓跋氏同样也有1次复国经历。公元376年,意气风发的苻坚派前秦大军灭亡了北魏的前身代国,同年河西走廊的前凉也被前秦灭亡,西晋之后,第一次有人建立了一个统一北方的大帝国。而后来北魏的建立者,也就是道武帝拓跋珪不过5岁,在他386年在牛川被推为代王之前,他经历了从代地到中原、蜀地,又回到代地的10年辗转流离。
一个统一北方的大帝国,一个历经磨砺的少年,是我们探求北魏为何能终结十六国的钥匙。
前秦统一北方为北魏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外部大环境,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北魏提前酝酿了统一的基础,让中国北方做好了准备。历史从来都是螺旋发展的,中国历史上极少有直接由乱到治的案例,通常的模式,都是在大乱世之后首先进行一次统一的尝试,随即统一崩溃,最后再有一段长时间的统一盛世,秦汉、隋唐都是如此模式。而前秦在这一意义上为后来的北魏担任了“秦和隋”的角色,所以前秦也为北魏未来的统一与发展探了路。
前秦统一北方是北魏统一北方的预演,并为北魏终结十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是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弱化了西晋崩溃以来尖锐的矛盾。苻坚带领前秦统一北方是十六国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在此之前,不管是石勒的后赵还是慕容氏的前燕,即使他们接连崛起,但都无法彻底统一北方,这不仅仅是因为后赵和前燕统治者集团的局限,更因为此时北方正在艰难的消化五胡乱华之后胡-汉两股强大力量造成的混乱,可以说是天时和人和两者都还没有到适当的时候。
而苻坚带领前秦在376年最终统一北方意味着,经过一个甲子血腥的战争、迁徙,原本难以调和的胡汉力量至此开始逐渐有了握手言和的可能性,经过六十多年的动乱,民众也渴望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此时中国北方已经逐渐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新的统一的的国家。
第三则是消耗了最后一波拥有独立建国实力的派系势力,替北魏未来的扩张扫清了道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讲究“时势”,今天我们则称为历史进程。为什么刘渊、石勒、慕容皝们也都是一时豪杰,却难以统一北方?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拥有独立建国实力的力量不仅多而且强大,而到了前秦建立与衰败的时候又是一番什么场景呢?
前秦在统一过程中已经灭亡了包括前燕、代国等强大政权在内的多个势力,在灭亡这些势力的过程中,前秦大军不仅肉体消灭了诸多军队,战争结束更是进行了大量的人口迁徙工作,削弱了这些势力的发展潜力。在淝水之战失败后,十六国最后一波集中建国高潮到来,包括鲜卑慕容氏先后建立的后燕、西燕和南燕以及冯跋在辽西地区建立的北燕,羌族姚氏建立的后秦,匈奴族赫连氏建立的大夏,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鲜卑秃发氏南凉、氐族吕氏后凉、汉人李氏西凉和卢水胡沮渠氏北凉,再加上拓跋氏的新代国(后来的北魏),大大小小十一个政权。
这些大小政权无力重建一统,反而在相互攻战中消耗了大量人口资源,从而为拓跋氏从代北杀到河北、中原,继而统一中国北方创造了绝佳条件,可以说,如果刘渊、石勒、慕容皝等人生在淝水之战之后,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历史没有假设,而且与拓跋氏同一时代的也不乏英雄枭雄,比如十六国首屈一指的战将慕容垂,埋葬氐族人势力的姚羌,以及骁勇善战的铁弗赫连勃勃等人,他们都野心勃勃,他们也都享受着前秦带来的三个良好外部条件,那为何不是他们,而是拓跋氏的北魏最终杀出重围,赢得了这场残酷的淘汰赛呢?
北魏与后秦、后燕等政权同样享受到了前秦福利,而北魏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人物就是拓跋珪
这就要讲到与慕容垂们一起争雄的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了。
可以说,历史老人把“统一北方”的硕大胜利果实摆在了拓跋珪、慕容垂等人面前,而拓跋珪则凭借着他过人的实力击败其他竞争者,带领北魏获得了胜利。
拓跋珪是一个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伸”道理的人,他的一生至少完成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进行扎实的军事建设,远交近攻、铁骑四出,赢得了对内对外的血腥战争,让北魏压倒了同一时期的其他竞争者;
第二件事是进行坚决的生产力建设,离散部落、掳掠人口,赢得了游牧转向半耕半牧的经济战争,让北魏从部落联盟阶段国家一跃而成为一个粗具规模的封建国家;
第三件事是进行广泛的联盟建设,团结汉家士族,分享统治权力,赢得了士族的支持,巩固了北魏国家的统治基础;
第四件事是进行残酷的皇权继承建设,杀兄杀妻,赢得了“胡虏无百年国运”的命运之争,让北魏皇位得以稳定在拓跋氏皇族之中传递。
正是这四件事,让拓跋珪超越了同时期的竞争者,帮助北魏最终终结了十六国乱世!
首先谈一下拓跋珪的军事建设。
拓跋珪出生于代国建国三十四年(371年),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大军兵临代北灭亡代国,拓跋珪被前秦俘虏,10年后拓跋珪辗转回到代北,并在登国元年(386年)于牛川继位称代王,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和十六国其他的建国者一样,拓跋珪在继位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严重的军事压力。他继位之后不到十个月,他的伯父拓跋窟咄就在西燕的支持下,北上进攻拓跋珪,此时的拓跋珪就如同刚扎下基地还没开始爆兵的游戏玩家,难以抵挡窟咄的进攻,被拓跋窟咄逼到了阴山之北。
为了应对危机,拓跋珪想起了此时华北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后燕慕容垂,派人向慕容垂求救兵。慕容氏与拓跋氏同出鲜卑,而且之前也有通婚历史,更重要的是,后燕慕容垂与支持拓跋窟咄的西燕慕容永之间也有矛盾,所以慕容垂安排六千燕军帮助拓跋珪度过了这次危机,拓跋窟咄兵败之后被杀,对拓跋珪王位最大的威胁也消除了。
尝到甜头的拓跋珪就此开始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与代北地区其他部落的战争中积极引入后燕慕容垂的支持,慕容垂出于控制代北的目的,也多次派兵相助,拓跋珪就此在代北站稳了阵脚。
北魏在代北地区发展壮大离不开拓跋珪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作为北魏的建立者,他身先士卒,自继位之后几乎一直在南征北讨。比如李凭老师在《北魏平城时代》中记录拓跋珪在刚继位的十年间,光是在代北地区进行部落战争就打了22场之多。而平定了内部之后,拓跋珪先后在参合陂之战大败慕容宝,在柴壁之战击溃姚兴,击溃了后燕后秦,为北魏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则是,代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良马产地,所以北魏的军队骑兵非常优秀,这在面对南部诸政权的时候占据优势,北魏铁骑除了在与慕容垂的交手中没占到便宜之外,在其他野战中几乎没有敌手。
这是从秦汉到清朝中国国家军马场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代北地区古代开始就有军马场
上图是石春霞、关丙胜两位老师在《中国古代军马场分布的时空特质》一文中绘制的中国古代军马场分布图。中国古代军马场基本上沿着长城沿线分布,而拓跋珪起家的代北地区历来优良马场众多。作为对比,位居华北的后燕则缺乏马匹来源,图上点状分布于河北的是丢失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军马场的分布,由此可见,后燕骑兵实力要远逊于北魏。战马在古代是战略资源,是影响国家国防建设的支柱之一,后燕缺少军马也为其被北魏击败埋下了伏笔。
总之,拓跋珪继位之后,在骁勇善战的塞外勇士和良马支撑下,在个人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带动下,完成了战果辉煌的兼并战争,在前秦崩溃之后的北方大乱中从脱颖而出,成为实力最强大的政权。
接下来再谈一下拓跋珪的生产力建设。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了社会发展水平,拓跋珪在北魏进行的生产力建设也成果卓著。在开始解释拓跋珪如何发展北魏生产力之前,黄金岛想先抛出一个小问题。
我们都知道,拓跋鲜卑是十六国时期相对非常后进的势力,比如,当同样出自鲜卑一族的慕容氏于337年建立前燕的时候,拓跋氏还处在部落联盟国家阶段。也就是说当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继位的时候,他带领的国家,你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尧舜禹或者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时期,这与魏晋,乃至后赵、前燕、前秦等封建国家完全不能相比。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拓跋珪继位十余年后的皇始三年(398年),一个与魏晋近乎同等封建化程度的北魏帝国“蹭”的一下子就出现在代北地区了,李凭先生在《北魏平城时代》中总结到:
(皇始三年)六月,(拓跋珪)诏有司议定国号为魏;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八月,“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十一月,“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撰郊庙、社稷、朝觐、飨宴之仪;十二月,魏王拓跋珪称皇帝,改元天兴。
不管是建宗庙、立社稷,还是定律吕、协音乐,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封建国家才具有的典章制度,它们就如同从代北草原长出来一般,出现在了代北地区。
北魏从落后的部落联盟阶段跨越到封建制国家阶段时间很短,这与拓跋珪进行的生产力建设有关
那拓跋珪到底做了什么,在仅仅十余年间,就带领北魏建立了一整套的与魏晋近乎一致的封建国家机器呢?那些部落联盟时代权力极大的各部落酋长们去哪了?那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民们又去哪了呢?
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史书中忽略的拓跋珪进行的生产力建设中找答案,也就是离散部落。
离散部落,其实就是分土、定居、收税。在游牧经济结构下,部民逐水草而居,生产力低下,而且天然的具有分离倾向,但离散部落之后,游牧者变成了农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集权制国家的统治基础也就得到了夯实,这就是拓跋珪的高明之处。
拓跋珪推行离散部落不是心血来潮,《魏书》记载,登国元年二月,继位不到两个月的拓跋珪就迁都到了盛乐(今天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道武帝)幸定襄之盛乐,息众课农”,息众课农的意思其实就是分土定居收税,这表明拓跋珪在刚继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提升北魏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计划了。
不过离散部落是对酋长权力的强行掠夺,过去他们一个个都是土皇帝,甚至还有推举大酋长的权力,拓跋珪当年就是靠着舅舅贺兰氏部落首领贺讷等人的支持得以继位的。
但离散部落之后,酋长们没有部民了,权力也被极大限制住了,这是动了别人切身利益了,想必会非常艰难。但可惜史书中并没有对拓跋珪离散部落进行详细记载,比较直接的记载主要有三条:
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官氏志》
讷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贺讷传》
太祖时,分散诸部,唯高车以类粗犷,不任使役,故得别为部落。《高车传》
三条信息浅尝辄止,除此之外史书中再没有关于离散部落的其他直接信息。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简单推想一下当年拓跋珪推行离散部落的血雨腥风。
上文提到过,拓跋珪在继位之后的十年间整整打了22场部落战争。但我们都知道,拓跋氏长期担任代北地区部落联盟首领,身为拓跋氏嫡系子孙的拓跋珪在击败自己家族长辈的竞争(比如其伯父拓跋窟咄)后,理论上只需要继续父祖的统治即可,不至于十年中就打了二十二场仗。
所以这二十多场战争从侧面表明,拓跋珪由于要推行离散部落,让其他权力在手的酋长们难以接受的,因而,拓跋珪带领忠于自己的军队,与部落联盟之内、拓跋氏之外的其他部落大打出手,导致拓跋珪继位之后代北地区接连十年战火连天。
但拓跋珪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提升北魏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关键战争。
到登国末年,拓跋氏统下的基层人口变为农民和牧民两大群体,而拓跋珪掌握的军事力量则分化成为监督农业生产和从事征战的两大部分,这是在对内战争的胜利基础上取得的重要成果。而到皇始三年,也就是灭亡后燕之后,北魏迎来了更大规模的分土定居工作,拓跋珪把数十万被征服政权人口迁徙到了今天大同附近的大同盆地中,强制让他们耕田以给北魏国家提供赋税人力。《魏书》记载:
(平定后燕的中山城之后)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
就这样,新生的北魏帝国获得了他得以扩张领土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威胁集中皇权的部落力量不仅被拓跋珪尽数削平,而且成为新生的北魏国家强大实力的来源,支撑了拓跋珪带领北魏击败后燕等强大对手,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最后则是拓跋珪进行的联盟建设。
在十六国时期,如何调和胡汉关系是一个重大课题,十六国中前期的统治者都在努力平衡这两种关系,但难度非常之大,前有石勒之后爆发的冉闵屠羯,后有前秦氐人败亡之后,羌人姚氏、鲜卑慕容氏以及匈奴人接连反叛建国,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拓跋珪虽然出身汉化程度最低的拓跋鲜卑,但年幼时候代国灭亡却让他因祸得福来到了汉化程度非常高的氐族人中间,在长安等中原地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极大的开拓了他的视野,也让他学习到了苻坚许多经验。苻坚曾经说过“黎元应抚, 夷狄应和, 方将混六合以一家, 同有形于赤子”;而拓跋珪也说“四海之人, 皆可与为国”,也就是说无论出身什么种族,都可以为国家所用。
在这种思想下,拓跋珪初建政权之时就与士族进行了联盟,吸引了不少汉家士族成员进入统治机构。士族成员不仅熟悉魏晋以来形成的传统封建国家的规章制度,很重要的是他们从心底就充分认可中央集权模式,在诸如从游牧民族兄死弟继的权力继承模式,转换到中原封建国家标准的嫡长子继承制等问题上,士族成员坚定站在后者上,这为拓跋珪的集权大业提供了另一层保障。
比如自拓跋珪建国一开始,就有汉族士人如燕凤、张衮、张恂、许谦等人前来投奔拓跋珪,拓跋珪都对他们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让他们为北魏政权建设出力。等皇始初年拓跋珪击败后燕,占领河北地区之后,大批量的士族开始进入北魏的统治机构,而拓跋珪直接移植了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世家做官惯例,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以父祖担任官职、家族出身等为标准决定子孙出身,也就是首次担任政府官职的士族任用机制,笼络在中古时期具有强大能量的士族阶层。
拓跋珪联盟士族,扩大了北魏国家的统治基础,为北魏绵延百余年奠定了基础
而且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拓跋珪以及其后北魏的人才选拔机制直追魏晋,甚至比当时的南朝还要标准,你可以把这种情况归结于“皈依者狂热”,后进的北魏通过积极向魏晋靠拢,下血本与汉家士族分享权力,从而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这让北魏国家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仅包含拓跋氏等胡族,也包括人数众多的士族阶层,从而稳定了疆域内的广大人口。
这一举措后来发展为宗主督护制度,北魏通过放弃部分基层控制权力,与士族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利益关系,从而极大扩大了统治基础,完善了北魏国家的统治机器。
最后一件事就是残酷的皇权继承建设。
大家常说,最狠不过帝王家。在面对人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之时,亲情、友情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这对于刚刚从部落联盟阶段跨越到封建国家的拓跋珪来讲,更是如此。
在旧代国时期,拓跋氏的权力继承受到两股力量的深刻影响,第一是其他部落的影响,第二则是草原上兄死弟继的传统。
其他部落的影响已经通过离散部落的措施大大消除,但还有一个威胁,就是与拓跋氏通婚多年的贺兰氏、独孤氏有许多女子嫁入了拓跋家。比如拓跋珪的母亲出身贺兰氏,拓跋珪长子、未来的明元帝母亲出身独孤氏,拓跋珪二儿子清河王母亲则出身贺兰氏。在这样的情况下,拓跋珪在晚年非常担心后宫借助依然有较强实力的贺兰氏部落、独孤氏部落影响北魏的皇权继承,因而推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
子贵母死说白了就是皇子变成皇储之后,亲生母亲必须处死。首先遭此劫难的就是明元帝的母亲刘贵人,虽然拓跋珪多次和明元帝说明自己处死其母亲是为了将来他能坐稳皇位,但明元帝没经历过拓跋珪年幼时候的磨难,他完全无法理解父亲杀死自己母亲的做法,因而整夜号哭,惹怒了拓跋珪,不得不离开了皇宫。
长子走后,拓跋珪又准备对二儿子清河王拓跋绍故技重施,幽禁了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但已经有刘贵人前车之鉴的贺夫人不甘心坐以待毙,拓跋绍同样也无法接受母亲如此被杀,因而先下手为强,杀死了一代雄主拓跋珪,在外的明元帝则又杀死拓跋绍,从而继承大统。
子贵母死制度一定程度上确实避免了北魏初年贺兰部独孤部对皇权的影响,但在后来却完全走上了相反的方向
这里多说一句,残忍的子贵母死制度在明元帝之后并没有取消,反而引发了蝴蝶效应,成了北魏后宫控制皇储左右政局的完美手段,包括著名的冯太后在内的三四代强势后宫通过杀掉皇储亲生母亲的方式干政,可以说远超出了拓跋珪的设想,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最后则是兄死弟继的游牧民族传统。游牧民族社会强者为尊,所以和通常更加年幼的儿子们相比,更年长的兄弟是继承权力的首选,但拓跋珪显然是不可能让他的帝国继续采用兄死弟继制度的。
其中最尖锐矛盾发生在拓跋珪与兄弟卫王拓跋仪。卫王仪堪称拓跋珪的左膀右臂,在登国年间的部落战争时期卫王仪替北魏南征北讨,而在推行集中皇权的离散部落、加速汉化过程中,卫王仪又是拓跋珪重要的支持者,所以卫王仪武能征讨、文能治国,拥有极高的威望,这成为拓跋珪心里去除不了的心病。
史书上曾有一段非常有深意的记载:
世祖(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珪孙子拓跋焘)之初育也,太祖(拓跋珪)喜,夜召仪(拓跋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拓跋焘出生之后,拓跋珪连夜把拓跋仪喊去了宫中,结果第一句就是问他大半夜把他叫进宫害不害怕。半夜被叫入宫为何要害怕?因为无数政变杀戮就是在半夜发生的,这是两人之间矛盾和猜忌露骨的表达。但拓跋仪入了宫,也就只能服软,说道自己忠心耿耿,加上陛下英明神武,自己不害怕。随即拓跋珪就把拓跋焘出生的消息告诉了拓跋仪,然后拓跋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立刻起身,不仅跪拜还要唱歌跳舞,随即两个人畅饮到白天。
拓跋珪为何在孙子出生第一刻就要告诉拓跋仪?拓跋仪为何在听到消息的第一刻就要跪拜歌舞?这段记载翻译一下的潜台词其实是这样的:拓跋珪告诉拓跋仪,如今皇孙都已经诞生,北魏帝国千秋万世都要在我拓跋珪一脉中传承,你就别想了;拓跋仪听了立刻表示,我完全没有夺位的意思,如今皇孙诞生,国家未来有了希望,这真是普天同庆啊。
看看,如果当时拓跋仪对拓跋焘的出生有一丝的迟疑,恐怕早已经凶多吉少了。但即使如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拓跋仪依然在天赐六年(409年)被拓跋珪杀死。
从后来拓跋绍杀死拓跋珪之后曾询问大臣是支持自己还是自己的叔父这一细节来看,拓跋珪杀死拓跋仪确实给明元帝继位扫清了一大障碍。
总之,正是凭借着拓跋珪军事建设、生产力建设、联盟建设和皇权继承建设,北魏一跃从落后的部落联盟国家跃进到生机勃勃的封建制国家。当第三代皇帝拓拔焘兵临姑臧城下逼降沮渠牧犍的时候,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奋三世余烈”的成果。也正是在这样的积累之下,中国历史终于结束了十六国时期,而进入到了南北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