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段子说“成都什么多,月薪3000多”,本来以为这只是玩笑话,直到成都官方微信公众号“成都发布”公告了一则招聘简章,方才意识到,原来“成都月薪3000多”并非戏言。
今年2月27日,“成都发布”推送了成华区、金堂县多家企业的招聘公告,其中成都市中菌川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合一优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都市泰康宇霖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招聘的普工、统计、销售人员起薪只有3000元左右。
月薪3000多,在印象里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小县城的水平了。现在去江浙沪血汗工厂“打螺丝”,或者去工地“搬砖”,月薪恐怕也不止3000了。
更何况这是素有“中国第五城”之称的成都。坦白来讲,“月薪3000多”在成都只能勉强糊口。若是有家室,这点工资恐怕连日常基本开销都难以维持,更别提买房买车了。
然而,在和当地年轻人交流后发现,“月薪3000多”在成都确实非常普遍。这不禁让人感叹当下年轻人生活之艰难。在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媒体上,还存在大量就业“难民”,诉说着他们在成都找工作时遭遇到的各种苦难与艰辛,看后让人心酸不已。
这还是官方宣传中“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吗?恐怕不是不想走,只是根本就走不脱了。
对于游客而言,成都的火锅串串、川西的美景确实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对于想来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而言,可能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成都就业环境之差,远非北上广深工作过的年轻人所能想象。此前网上流传段子说“孙悟空来到成都也要打500个电话才能走”,这并不夸张,成都就是一个巨大的电销中心。而作为成都地标性建筑,成都环球中心、东大街金融中心等这些充当当地城市门面的区域更是有“小缅北”之称。
成都人自古以来就以不服管教而著称,所以才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的说法。到如今,这里是依然是劳动法管不着的地方,在成都单休的工作非常普遍,劳动者合法权益被肆意践踏。这与印象中安逸休闲之都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大多数当地人生活十分辛苦。在成都2000万人口中,可能有1800万都在从事餐饮、酒店、茶楼、酒吧、中介、客服等服务行业,所以才出现了“成都月薪3000多”的现象。
单从人口规模而言,截至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140.3万人,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然而,成都高端产业诸如金融、科技互联网、咨询等产业十分落后,这导致许多大学生很难在成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成都,所谓的做金融基本上就是保险中介,所谓的做科技互联网就是大厂外包或者客服。
过去十年,成都凭借强大的“虹吸效应”从周边区域吸引人口源源不断流入,然而其产业升级速度却远远跟不上人口爆发的速度,结果必然是疯狂的内卷,卷不动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劳动市场之外,尤其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除了考公考编之外,几乎很难在体制外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内卷的本质是资源争夺,在庞大的人口规模下,人们不仅需要争夺就业资源,还要争夺住房、教育、医疗资源,这也导致成都的房价居高不下。
在人口爆发的过去几年,成都的房价跟着翻了几番,部分区域房价直逼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很难想象“月薪3000多”如何能够支撑当地高昂的房价。2000万人口、月薪3000多、高昂的房价……这些标签集合在一起,成都已经称得上是“内卷之都”“牛马的天堂”。
古人云“少不入川”,原本只是说,这里太过于安逸,年轻人容易失去斗志。现在看来“少不入川”还有更深层次意思是怕年轻人在这里卷不动。
干个轻松的工作每天耍着挣钱,三千我也不嫌少啊,你找一个7-8千的工资每天加不完的班,累死累活的,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