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凉州位于河西走廊的最南端,是河西的中心,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也是一个稳定的地方。
而凉州则是许多王朝建国后设立的治所,在魏晋十六国时代,凉州已经形成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独立的国家,而唐朝后期李轨占领凉州后,又在凉州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在历史上凉州曾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地方。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团结互助、宽容创新、不断发展,达到了全国统一、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凉州,僧人们通过对佛教典籍的译介,为僧人和大众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得佛教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推广。
通过对天梯山水库的调查,认为该地区是由第三系晚全新世的砖红砂岩、砾砂角、粘土矿等组成的二元构造。天梯山的北侧,是一条自西南走向西北的分支,与祁连山相脱离。
其东有小坡山、西麓有观音峰、南有磨脐、北有水峡口。天梯山,因为山路险峻,如同登天之梯,所以被称为“天梯山”。
整座山为红、中、黄三种颜色,很明显地和佛教石窟的位置相关(图一)。当黄遇到红,无声地传达着对生命的喜悦。
红色代表勇气。像建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甘肃武威的九摩罗什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作海寺”,都是用红色来装饰陵墓的。在佛教中,黄色具有崇高的位置,这与佛是息息相关的。
天梯山上的岩层都是由砾石组成,岩石松散,方便雕刻,因此,利用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可以很好地满足开凿石窟的需要。
背景介绍根据历史资料,许多朝代在建国后,为了便于中西的经贸和文化的沟通,都在此设立了治所。所以,它的商贸活动十分发达,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而凉州作为佛教传入中原的重要门户,也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天梯山洞穴在不同时代的分布,生动地记载了这种流传和发展的历程。
天梯山上,原名“大佛寺”,也叫“广善寺”,是一座建立在东晋、南北朝、唐、夏、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大型石窟。整体石窟全长130余米,距地表30-60m,洞穴密集,大致可分成三个层次。
天梯山石窟发展北凉洞是天梯山上第一个被挖掘出来的洞穴,它的出现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此期间的绘画艺术中,人物画像逐渐带有佛教的色彩。
此外,佛像的造型也由印度的犍陀罗式、笈多式,逐步过渡到汉族的样式。它起源于印度的一种穴居形式,流行于十六国和北朝。
其基础洞穴形态为“凸”型,顶部中央高抬,分为前后两室,前室为长方形,后室为正方形。方形柱子是宝塔的标志,四面各有一座拱门,上面放满了佛像和菩萨。
这一时期的壁画人物绘画线条朴实古拙,着色用笔雄健壮丽,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
天梯山石窟群的早期壁画都是用土红色作底色,然后再在红土的底色上面敷彩作画,其线条几乎都是铁线描,在上彩、设色和平涂、晕染方面,都给人以和谐、自然、高雅、鲜明的质感。
天梯山的壁画最大的特色,就是历代都有人修复过,所以上面的壁画等级也更高,有的洞窟里的壁画高达七八级,有的洞窟里的壁画更是高达十多层,和之前的那些洞窟完全不一样。
北凉壁画是天梯山上最有价值的文物,也是中国古代洞窟文化研究的重要依据。北凉时代的壁画,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多以佛像为主,题材较为简单,表现出古印度人细腰高身,圆脸的特色。
这一时期的造像与壁画,不仅具有中国古典优雅、内敛的韵味,而且充满了古代印度风情,而且与印度早期洞穴里所见的那些类似。
第7,第8窟为北魏造像,此阶段的佛像从北凉时印度人开始,逐步走向汉化。这尊佛陀身形颀长,额头宽鼻,后脑勺凸出,脖子纤细,穿着一件长袍,在空中飞舞。
从视觉上来看,它给人一种飘逸出尘的美感。其中既有鲜卑人与中原、汉族、佛教、中国传统美术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风格。
此时,其“秀骨清像”的形象,“褒衣博带”的服装,不但在天梯山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整个国家的石窟艺术中占有统治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中原的文化和美术逐渐向西传播到河西,使得原本的美术形式出现了一种融合中西的新风貌。第8窟右墙第2窟是重新绘制的北周壁画。
左边的观音,头顶多片花瓣,用白布束住,两边的上半部分打了个结,挂在耳际。他皮肤白皙,脸型圆润,虽然看不清他的五官,但是一双细长的眉毛却是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
她赤裸着上半身,脖子上挂着一条项链,皮肤白皙,肩膀圆润,尤其是右臂和左手,只有寥寥数道线条,让她看起来有种说不出的美感。
无论从总体造型上,还是从风格上讲,都具有北周的“珠圆玉润、婀娜多姿、雍容大方”的韵味,同时也具有隋朝宁静典雅的特点,堪称中原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
在隋朝中叶,统治阶级实行“灭法禁佛”,废除寺院,废除僧侣制度,使佛教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天梯山上出土的北周文物数量较少,很可能是因为周武帝诛杀伐纣的缘故,此件文物保存下来,是研究北周时期的重要史料。
第3、13窟均为唐朝造像,此阶段的造像创作十分繁荣,佛教对中国造像历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期间,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民生稳定,生产力空前地发展。
天梯山上辉煌的美术成就,尤其是十三窟巨型佛像的出土,昭示了佛教在唐朝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阶段的天梯山窟的壁画,主要表现在对中原美术风气的吸纳上。
这些壁画在形式上更为人性化,更为逼真。大多数的壁画,颜色鲜艳,轮廓分明,形象生动,衣着华美,姿态闲适,显示了宫廷里的歌舞升平,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代河西地区的社会、文化是非常发达的,而且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裕和稳定。在唐朝所建的许多窟龛里,记载了许多关于佛教因果报应的传说。
另外,无论石窟造像还是壁画,其起源均与隋唐时代的佛曲、讲经、变文等具有强烈佛教色彩的题材有关。
3号窟中的释迦结疤、二号窟中的二号佛像,都是比例适中,神态自然,丰肌秀骨,穿着贴身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妙龄女子,显示出唐代凉州的文化与美术的鼎盛。
天梯山石窟在这一阶段的壁画,其主要特征是吸取中原美术新风尚的壁画样式。这些壁画在形式上更为人性化,颜色鲜艳,栩栩如生,轮廓分明,形象生动,姿态闲适,表现出宫廷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
其衣褶圆润平滑,做工精细,服装华美,厚实而柔软,轮廓分明,服装华美。它既是凉州佛教的主要载体,又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表现佛教繁荣的壁画和佛教美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从《隋至唐》的主题上,《菩萨》、《伎乐天》、《供养人》等都有了较多的世俗色彩,使得诸神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民间人物的意象也越来越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第3号洞窟里的佛像,都是一名雍容华贵的女子。
此时,凉州境内已有大量寺庙石窟的重建工作,其中11号石窟为夏王朝所建。这一阶段的寺院建筑,在吸纳吐蕃佛教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在内涵与艺术上呈现出多样化、新内涵、新特点。
此期佛像多为身着西夏式服装的佛像,两侧有半跪式的女性供养者,手持鲜花,是西夏佛教的经典样式。
天梯山石窟壁画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对此阶段的壁画创作也有很大的冲击。
第7窟中,童女像是一个圆形的发髻,梳着两个发髻,嘴唇红润,眼睛很大,看起来很是稚嫩,她穿着一件青色的大圆领长衫,系着一条带子,双臂摊开,做着跳舞的动作,轮廓分明,显示出了西夏壁画的特色。
在北宋时代,武威地区是由吐蕃党人控制的地区,在双方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河西地区的藏传佛教也开始向河西地区渗透,从而导致该时代的佛教艺术深受佛教的影响。
就其艺术特色而言,早期佛教壁画多承袭唐、五代、两宋时期的风格,而后期的佛教壁画又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这时,这幅壁画采用了涂抹和渲染的手法,其色彩较为厚重,大部分是以大片的石绿作为底色,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使得土红的线条所形成的轮廓更为清晰,整个色彩也偏向于冷色系,体现了西夏党项人特有的美术风貌。
蒙元时代在天梯山的洞穴中出土了大量的壁画。凉州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得益于元代对佛教的崇信。元代时期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因而,河西石窟的面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尤其是西藏的大喇嘛萨班智达·迦贡噶坚赞亲抵凉州,并集资修建寺院,重建了原来的佛教佛塔,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
元代壁画色彩浓郁、质朴,人物形象庄重,色调和谐,富有蒙古民族特色,以朱红为主色调,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元代风格。
结语总的来说,佛教自印度引进中国后,在保持原有印度佛教特征的基础上,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随着佛教的繁荣,石窟等艺术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天梯山石窟,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保留了数千年来佛教文化的精髓,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文物之多,在石窟建造史上,堪称一件旷世之作。
天梯山窟群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又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