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有哪些悖论?

棋观文文 2024-04-20 22:10:33
儒家学说有哪些悖论?西方的经典悖论: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是无所不能的,那他能不能造一块连他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呢?儒家学说也存在悖论。儒家的悖论一:中庸之道与积极入世。儒家的特征是积极入世,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倡导只有个体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庸之道所提倡的明哲保身与积极入世相矛盾,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所阻碍。儒家的悖论二:仁爱与等级。仁者爱人,要相亲相爱,却不是博爱;既要讲爱,又要讲服从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和宗亲关系;差等有序、内外有别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冲突。儒家的悖论三:以下制上不现实。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实际上只有臣忠君没有君礼臣,伴君如伴虎,君臣异道。儒家试图以道德规范给君王戴上“紧箍咒”,限制君王的独裁权力,这是不现实的,是幼稚的。下对上要忠孝节义,上对下也要仁义,因此儒家要“格君心之非”。这怎么可能做到?应该忠于什么?从理论上来说,人应该忠于组织、理想或信仰,而不是忠于个人,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是混在一起,难以区分的。儒家有一种说法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倡导对君王和王权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忠诚,只有单方面的下对上的忠诚,说儒家学说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实一点也不冤枉。人的忠诚来自哪里?来自于利益共同体。只有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的人,才能谈得上对上级和组织的忠诚;如果不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就不存在忠诚不忠诚的问题。利益共同体的作用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人需要物质,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他就能忠诚;有人需要实现人生理想,满足了他的人生理想,他也能忠诚。但是,人的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逐级提高的,满足了他的低层次的需要,就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满足他更高层次的需要之后,他才能继续保持忠诚。曹操一心想降服关羽,为己所用,待关羽生活之体贴,人格之尊重,待遇之优厚,恩德之深重,让关羽感激涕零,但一旦得知刘备的下落,关羽照样放弃一切,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刘备而去,这是为什么呢?曹操可以满足关羽身外之物层次的需要,却无法满足关羽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根本原因。关羽如果臣服于曹操,关羽就丢了忠义,而关羽把忠义树为自己的人设,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是曹操无论如何也给不了的。没有经过严酷斗争考验的忠诚,只是表面上的忠诚,是靠不住的。宋高宗在岳飞死后曾说过一句话:“不是汝不忠,也不是朕不明”,充分说明了皇权的本质。半部论语可以治国,为什么儒家圣人不受重用?儒家学说这么好,为何孔子周游列国“干七十余君”而“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孟子被称“迂远而阔于事情”,弃之不用;汉武帝用董仲舒之策却不重用其人;陈颐任崇政殿说书一年就被贬出朝廷;朱熹任侍讲四十多天就赶出朝廷不用。儒家的悖论四:以德治排斥法治。荀子觉得性本恶,单靠仁义道德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法治。君王的话就是法,法管不了君王,法治有缺陷。荀子的学生韩非、李斯是法家代表。荀子陷入死结:以礼、法为本还是以君王为本?孔子强调“为国以礼”。礼教既有密切情感关系、道德教化、道德示范、行为调控、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功能,也有塑造奴性、鲁迅说的“吃人礼教”的负面影响。儒家礼教至今仍然在韩日发挥显著的作用。孔、孟的“德治”、荀子的“法治”,归根结底都属于“人治”的范畴,都无法解决如何避免君王无道滥权的问题。这是儒家的局限,也是法家的局限。儒家学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完善品德,规范行为,净化心灵,稳定社会,实现和谐,仍然有现实意义。内圣外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生理想。儒家的悖论五:人性与道德。善良是最美好的道德,道德的真正核心是善良。如果人性是本善的,那么,人的道德本来就应该是很高尚了,儒家还要费心费力实施道德教育做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了吗?儒家的悖论六:等级制与人格平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自相矛盾的。有等级制,就没有人格平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曾有一丝丝的平等与自由可言?儒家的悖论七:有教无类,说一套做一套。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女,不是指女人,通“汝”,指孔子的学生。只有你们这些学生和小人难以教养。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孙,通逊。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虚,传授给你们深远的道理就埋怨。圣人是生而知之的人,君子是学而知之的人,小人是不知也不学的人;古代社会女性的经济不能独立,社会地位也就不能独立,因此与女子、小人的关系不好处理。朱熹认为,“女子与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特指诸侯、卿、大夫身边的“幸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女的意思是汝,子是对男人的尊称,相当于先生、君子。儒家所说的君子是指具有儒家道德品质的人,小人是君子的反义词,即不具备儒家道德品质的人。那么,翻译出来就是这样了:只有你们这些先生(君子)与小人难养。这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个翻译不能成立。要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不能光从字面意思上去解释,要联系语境和孔子的经历才行。孔子的学说不受当时国君们的欣赏,惶惶如丧家之犬,有时候还有性命之忧,郁郁不得志,始终不能大展宏图,实现人生价值,只能靠招募学生,举办“培训班”宣传他的主张。孔子心里很愤怒很失望,可是,孔子不敢得罪这些国君,又受过国君身边受宠的女人和大臣的打击,因而要骂这些人。养,不是养育、教养的意思,是侍候、相处的意思。因此,朱熹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真正的意思是:只有国君身边那些受宠的女人和臣子难侍候。不管怎么说,后世的人就是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理解为只有女人和小人难养,被男人们用来攻击、贬低女人,女人的地位很低,命运很悲惨,孔子这句话客观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孔子没有女学生;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权利极不平等,女子以丈夫为中心,丈夫不在了以儿子为中心,这些都是事实。即使孔子没有说女人不能接受教育,但是,无论怎么解释,在封建社会里,绝大多数女性没有受教育权,女性都被排斥于科举门外,这也是事实。七出又称“七去”,是中国封建社会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孔子家语·本命解》:“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妬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又《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汉律》规定的三不去,是指在三种情形下,即使是妻子符合于七出的条件,丈夫也不能任意休掉妻子,包括妻子曾经为公婆服丧、娶妻时穷休妻时富有、以及“有所受无所归”(指妻子的父母家族散亡,被休后可能无家可归)。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女论语》是以儒家女性道德观为核心的女训,宣扬妇道、母仪、贞节、孝道等儒家传统思想,要求女性低眉顺眼、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缓步轻行。缠足无异于长期酷刑,使妇女失去了自立能力和反抗能力。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明清进入鼎盛期。清朝被推翻后,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人士讨伐的对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封建礼教鼓吹男尊女卑、严苛的贞洁观和“寡妇守节”思想,压制女性合理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剥夺女性的人格独立和正当权利,迫使女子沦为男子的附庸。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地位并不一直是低下的,在汉唐时期,女性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到了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兴起,违反人性的“贞洁”、“从一而终”观念才深入骨髓,变成中国女人身上沉重的枷锁,缠足、七出和三从四德等等这些礼教,就是男性套在女性脖子上的绞索,从此坠入深渊,无法翻身,血泪斑斑,惨无人道,封建社会的女性,其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1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4-06-09 00:14

    断章取义,不及其余!

  • 2024-06-08 12:42

    大骗子孔子教雄性敌对女人 敌视后代 排挤外人,内斗从原生家庭就出发了,发展到后来被那些儒生们搞出来好多整女人的东西

    用户10xxx05 回复:
    我就喜欢对儒家儒教的不仁不义,这样是最正确的。放眼全球,那越传统的男的越喜欢通过牺牲女人小孩成全自己,越儒的雄性越自私。
    风中劲草 回复: 用户10xxx05
    儒家教人要讲仁义道德,不仁不义,没有道德的是你[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6-26 08:38

    胡说八道,还以为真有悖论。作为孔子的信徒,是来学习的,欢迎有人给儒学说问题,但你说的根本不值一驳。希望有人真能指出儒学的问题

棋观文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