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企业文化的理论起源
②“总和型”定义与“假设型”定义
③理解企业文化应直达概念本质
④企业文化的特点分析
第一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起源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美国。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美国企业在同日本企业的竞争中连连败北。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美国管理学者开始着手对美日两国的典型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探究其中的奥秘。
经过对两国企业的比较研究,学者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不在技术、设备、资本等“硬”的方面,而在于日本企业不但重视“硬”的方面,更注重“软”的方面,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
1982年7月,美国特伦斯·迪尔和爱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面世,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诞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中国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也日趋丰富和普遍。第二章 “总和型”定义与“假设型”定义一种新的概念或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由于“文化”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一样,企业文化也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书籍或资料采用的是“总和型”的定义,也就是企业文化是各种要素的总和,这个和“文化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总和”的定义是类似的,比如: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当然,不同的描述中“总和”所包含的要素不同,有的还包括:经营准则、管理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描述。
如果你吐槽文化的“总和型”定义,我相信你也会吐槽企业文化的“总和型”定义。
当然,有的人索性直接借鉴被誉为“企业文化之父”——沙因的“假设型”定义,完整的描述如下:
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在解决其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问题过程中习得的一系列共享深层假设的集合,它们在群体中运行良好、有效,因此被群体传授给他们的新成员,并作为其解决类似问题时感知、思考和情感体验的正确方式。(《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沙因)
我认为这个定义还是非常有亮点的,比如强调企业文化是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的,且运行良好、有效。但我始终认为用“假设”二字来形容企业文化,还是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真是应了那句话: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
第三章 理解企业文化应直达概念本质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我们对企业文化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就会走入误区。沙因认为,最常见的观念就是将“文化”或称“氛围”视为工作场所带给人的感受,这种观念会使企业把重点放在员工敬业度和其他各种积极的策略上,力求能跻身“最佳工作场所”之列。(《沙因文化变革领导力》,埃德加·沙因)
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文化”。如果理解不了企业文化,我们就要回归文化本身的内涵。
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有一段论述非常经典:到底什么是文化?我们一提起文化,首先想到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就像是我们指着海面上泛起的浪花说这就是大海一样,其实浪花不过是大海的最表层,而在下面可以深达一万米、没有任何浪花的那个黑暗的、深不见底的地方,才是海洋的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所产生的谋生行为及意识体系。也就是说,文化并不是高于生存的东西,它就是生存本身。(《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王东岳先生的理解可以说直达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并不是“诗词歌赋”这种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柴米油盐”这种生活的必需品。
同理,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文化活动,也不是企业产品与环境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更不是企业用于装点门面的花瓶。
理解企业文化,要直达企业文化的本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最高纲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依据和行为指南。
正如前面的文章布衣公子已经论述:文化即“活法”,那么,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活法”。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再把企业文化误解为花里胡哨的东西了,企业文化不是与经营无关,而是时时刻刻息息相关,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那么,文化可以用“活法”二字来进行精准简要地描述,企业文化是否也可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呢?
有的,也还是那位日本企业家的热销书籍名称——“干法”,细化的描述就是企业完成工作的方式。
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干法建设,就是继承和遵循好干法,摈弃坏干法,创造新干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始终聚焦业务问题,以企业生存和发展为第一要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