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岁在甲辰,适逢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全体西泠印社中人,无不中心铭之;印社上下,以写文章、赏作品、办展览等活动表示纪念之情。现特开辟“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专栏,推出先生相关学术研究、作品赏鉴、展览资讯等内容,以志敬飨读者,景仰先贤。
明月欲满光难铸——吴昌硕笔下的玉兰花
玉兰是中国传统名花。古代文献中,玉兰的相关名称有木兰、辛夷、木笔、望春、迎春、木 莲、玉堂春等。这些名称常在同一种文献中同时胪列。以玉兰为主题的诗词书画作品,有时会同时运用两个名称,吴昌硕笔下的玉兰花作品即如此。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搜集到吴昌硕不同时期所作玉兰花画作170余幅及诗作数首。现在尝试将这些作品进行艺术分期整理,再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文化意蕴做些探究。
吴昌硕早期的玉兰花作品数量不多,主要是立轴和册页,作品皆玉兰折枝,画面元素相对单一,花枝之外,基本上别无他物。虽以篆籀笔意写枝,用墨多有水墨淋漓之感,讲求浓淡与留白;花瓣多淡墨细线双钩,花朵轮廓、大小及形态或狭而长,或小而繁,或圆而满,花朵与枝干没有形成鲜明的浓淡对比;花枝的构图多变,如人字形、交叉形、交并形等,虽未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但可以看到纵横画面的气势。题款字体有楷书、行书及篆书,题款或长或短,位置灵活,或呈方块形,或呈长条形,或横式排列。
1899年56岁的吴昌硕绝意于官场,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中,艺术上逐渐成熟并形成个人画风,开始了专心以艺谋生的职业生涯。此阶段玉兰作品的画幅有立轴、册页、长卷中的小画幅、扇面等。从内容与主题来看,显然较早期丰富,有强调世俗性的作品。从构图上讲,此阶段的玉兰立轴作品特别讲究势的体现,花枝基本上形成了典型的自下而上生发式,略微倾斜的纵向式花枝几乎贯通画面,在势上表现出玉兰花旺盛的生命活力,这成为其最常用的、代表明显个人风格的玉兰花枝形式。
从笔墨上讲,吴昌硕用大篆笔意来写花枝,以浓墨表现枝干,淡墨细弧线勾花的轮廓,表现花的珠圆玉润、柔美饱满,花的“淡、圆、润、柔”与枝的“黑、涩、苍、硬”形成鲜明对比,两相衬托,显得玉兰更加皎洁、丰美,形成了“枝硬花圆”的形式特点。从画面元素上讲,画面中的物象较早期丰富,有玉兰、牡丹、兰、石、花器等,有了物象间的对比、衬托,玉兰的姿态呈现出更鲜明的形象。从题款上看,题款与画的篆籀笔法相统一,题款的位置、格式也与画面形成内在统一。
1911年夏,吴昌硕正式定居上海,他逐渐以自己的学识、修养、人格力量使“四艺合一”,臻于成熟。此阶段的玉兰作品形制多样,包括立轴、册页、镜心、扇面、长卷等。从多份作品题款中可以看到,他是在不断广泛学习前人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对比、思考、创作。此阶段玉兰作品数量很多,形式变化丰富。根据创作内容,我们将此阶段作品分为三大类:玉兰折枝、玉兰倚石、玉堂富贵。
吴昌硕78岁高龄以后,艺术已臻炉火纯青的化境,依然处于不断学习、不断求变、不断突破既成风格的状态,这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从画幅形式看,此阶段主要以立轴为主,作品延续了成熟期的各种主题,但是在花形、色彩、笔墨、意境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摘选自:张忠慧《明月欲满光难铸——吴昌硕笔下的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