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后,眼神中充满了迷茫,最终绝食而死
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艘破旧船舱里,一位身着便服、形容憔悴的清朝大员正在被英军拍摄最后的照片。他就是曾经威震两广的总督叶名琛。此时的他,目光呆滞,眼神中透着说不尽的悲凉与绝望。
谁能想到,这位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得志的封疆大吏,会在异国他乡落得如此境地?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位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奋勇抗敌的总督,会选择以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决定绝食的那一刻,内心到底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一、叶名琛的显赫家世与青云直上
世人只知叶名琛是两广总督,却不知他出身湖北汉阳的叶家,在当地可是声名显赫的大族。
叶家祖上出过两位进士,三位举人,家中藏书万卷,是汉阳城里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叶名琛的祖父叶长庚更是当过江西南昌的教谕,培养出不少学子。
1807年,叶名琛出生在这样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小时候的叶名琛,与寻常富家子弟不同。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读书,在院子里的老枣树下背诵四书五经。
邻居们常常听到小叶名琛朗朗的读书声,都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果不其然,8岁时,叶名琛就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写得一手好文章。
1823年春天,16岁的叶名琛参加乡试。考场上,叶名琛胸有成竹,文思泉涌。他的八股文写得密不透风,考官看后连连称赞。这一年,叶名琛一举考中贡生,成为汉阳城里最年轻的秀才。
得中贡生后,叶名琛并未骄傲自满。他每日仍在家苦读,为考取更高功名做准备。1832年,25岁的叶名琛在京城会试中高中进士,被分发到湖北当了知县。
从此,叶名琛的仕途一帆风顺。他先是在湖北任上表现出色,后来被调任到江西,官至兴安府知府。任职期间,叶名琛严惩贪官,体恤百姓,深得民心。
1839年,朝廷看中了叶名琛的才能,破格提拔他为广东布政使司参议。叶名琛到任后,勤勉任事,很快就在两广地区站稳了脚跟。
短短三年时间,叶名琛就从四品的参议升任到二品的广东巡抚。这样的升迁速度,在清朝官场上都是罕见的。
当时的广东巡抚衙门就设在广州城内,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前来告状。叶名琛从不推诿,常常坐堂问案到深夜。他断案明断,不徇私情,连广州城的富商大贾都对他敬服三分。
1848年冬天,两广总督徐广缙向朝廷上奏,称赞叶名琛"才识超群,处事果敢"。道光皇帝看了奏折后龙颜大悦,特意赐给叶名琛一件蟒袍,以示嘉奖。
这时的叶名琛,正当壮年,意气风发。谁能想到,短短十年之后,这位四十多岁就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会在异国他乡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此时的叶名琛还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挑战。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位两广总督即将面临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二、两广总督任上的强势作为
1849年春天,英国驻广州领事查尔斯·博定来到两广总督衙门,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照会中要求清政府允许英军进驻广州城,否则将采取武力行动。
面对英方的威胁,叶名琛没有丝毫退让。他当场回复博定:"广州城乃我大清要地,岂容外人驻军?"
博定见叶名琛态度坚决,又搬出了《南京条约》,声称根据条约规定,英国人有权进入广州城。叶名琛立即反驳道:"条约从未提及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广州城,阁下此言实属误解。"
这场针锋相对的交涉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期间,英方多次派军舰在珠江口示威,叶名琛则组织民团加强防守,在城墙上增设炮台。面对叶名琛的强硬态度,英方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进驻广州城的计划。
1850年,广东英德县突然爆发土匪作乱。这伙土匪人数超过千人,打家劫舍,烧杀抢掠,当地官府一时难以平息。消息传到广州,叶名琛立即亲自率兵前往剿匪。
一到英德县,叶名琛就命令部下分三路包抄土匪老巢。他自己则带着一队精兵,在夜色掩护下直捣黄龙。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叶名琛的坐骑都被流矢击中。但在他的指挥下,官兵终于攻破了匪窝,擒获匪首。
平定英德县土匪后不久,罗镜地区又发生暴乱。这次的叛乱规模更大,参与者多达数千人。叶名琛再次亲自挂帅,采取围剿战术,仅用半个月就平息了动乱。
这两次平叛的胜利,让朝廷对叶名琛刮目相看。道光皇帝特意下旨嘉奖:"叶名琛文能治民,武能平乱,实为难得之干员。"
除了平定叛乱,叶名琛在治理两广期间还做了许多实事。他整顿海关税收,打击走私活动,使两广地区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他还重视民生,多次下令减免赋税,修建水利,深得民心。
1852年,叶名琛在广州城外设立义学,免费为贫困子弟提供读书机会。他经常亲自到义学察看,询问学童功课。当地百姓对此交口称赞,纷纷将子弟送来就读。
面对两广地区的种种难题,叶名琛始终表现出过人的勇气和魄力。他在任期间,广州城的治安明显好转,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就连一向对清朝官员抱有偏见的外国商人,也不得不承认叶名琛是个能干的官员。
然而,这样春风得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即将面对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重大抉择
1856年10月8日,一个平静的早晨被打破了。英国军舰在珠江口列队,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消息传到两广总督衙门,叶名琛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当天下午,他就发出第一道防务命令:修筑城防,加固炮台。
广州城内顿时热闹起来。数万民工日夜不停地在城墙上忙碌,加高墙体,筑固工事。叶名琛亲自巡视工程进度,常常在城墙上待到深夜。
这时,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他带来了父亲当年与英军交手的密信和战术部署。叶名琛连夜研读这些珍贵资料,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第二天,叶名琛就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水师——火筏队。这支队伍由渔民组成,每晚乘着夜色悄悄靠近英国军舰,用燃烧的木筏攻击敌舰。这个战术收效显著,让英军疲于应付。
广州城内的百姓也纷纷支持抗英。不少富商主动捐银捐粮,还有手艺人自制火药,送到总督衙门。叶名琛欣然接受这些支援,并设立了民间义勇营,让百姓参与守城。
1856年11月,叶名琛派出心腹幕僚李泰来,秘密北上京城求援。李泰来带着详细的战情汇报和请求支援的奏折,昼伏夜行,辗转赶往北京。
然而,朝廷的回应却令人失望。不但没有派兵增援,反而训斥叶名琛"用兵过急",要求他立即与英方议和。这道上谕传来时,正在城头督战的叶名琛久久沉默不语。
更糟的是,军饷银两迟迟不到。守城将士的口粮渐渐见底,火药储备也日渐不足。叶名琛只得变卖家产,凑集军需。他的家人已经搬到了一间普通民居里居住。
1857年冬天,英军主帅额尔金爵士派人送来议和书。叶名琛拒绝了。他对来使说:"宁可战死,决不投降。"
但战事的天平开始倾斜。没有朝廷支持,广州城的防御日渐空虚。英军的炮火一天比一天猛烈,城墙上的缺口越来越多。
1858年元旦前夕,英军探子发现了城防最薄弱的环节。1月5日拂晓,大批英军从这里突入城内。广州城,就这样陷落了。
叶名琛没有逃走。他换上朝服,坐在总督衙门大堂,等待英军到来。当英军闯入衙门时,这位两广总督依然保持着威严的姿态。
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叶名琛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清朝的历史走向...
四、被俘后的悲惨境遇
1858年1月5日,叶名琛被押上了英国军舰"司令号"。这艘军舰将成为他未来48天的牢笼。英军给他安排了一间狭小的船舱,里面只有一张木床和一把椅子。
起初,英军司令曾派翻译官劝说叶名琛与英方合作,许诺可以给他优待。叶名琛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大清重臣,岂能背叛?"从此,他再也不与英方人员说话。
船舱里日夜颠簸,但叶名琛始终保持着清廷大臣的体面。每天早晨,他都会穿戴整齐,正襟危坐。英军将领见了,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一位英国军官在日记中记载:"这位中国官员虽然被囚,却像一座山一样挺立。他的举止,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明的尊严。"
2月23日,"司令号"启程前往印度。航行途中,叶名琛从船舱的小窗户看到,沿途停靠的每个港口都挂满了英国国旗。他知道,自己离故土越来越远了。
3月15日,军舰抵达加尔各答港。这座英属印度的首府,将成为叶名琛最后的囚牢。英军没有按照战俘待遇安置他,而是把他关在了一座破旧的仓库里。
更令叶名琛难以接受的是,英军强迫他穿上朝服,坐在仓库门口,供来往的印度人参观。一位当时的英国记者这样描述:"他们把这位清朝大臣当作了展览品。"
仓库墙上挂着一块牌子,用英语写着:"这就是反抗大英帝国的下场。"每当印度人围观时,英军士兵就会大声朗读这段话。
但叶名琛始终保持着沉默。他不吃英军提供的食物,只吃自己从广州带来的干粮。当干粮吃完后,他开始了绝食。
英军军医劝他进食,说:"您若饿死,岂不让英国蒙羞?"叶名琛回答说:"我宁可饿死,也不食异国之物。"
就这样,叶名琛在绝食中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据英军记载,他在弥留之际仍保持着端坐的姿势,目光直视前方,仿佛在凝望着远方的故土。
1859年2月25日,叶名琛在加尔各答去世。临终前,他对跟随的仆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我如何面对皇上?"
几天后,英军为叶名琛举行了一场军礼送别。一位英军将领说:"虽然他是我们的敌人,但他的气节值得我们尊重。"
当叶名琛的灵柩被运回广州时,已是两个月后。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国葬的荣耀,而是...
五、身后的荣辱纷争
1859年4月,叶名琛的灵柩终于运抵广州。英军派出一支仪仗队护送,沿途鸣炮致敬。这位昔日的两广总督,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他曾经守卫的城市。
让人意外的是,广州城的官员们对此事态度冷淡。没有一位地方官员出面迎接,也没有举行任何正式的悼念仪式。英军将灵柩送到城门后,就被几个衙役草草接走了。
这时,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广州城的百姓自发组织起了迎灵仪式。当灵柩经过街道时,沿途的店铺都挂起了白幡,许多市民跪地叩首。一位英国商人在信中写道:"我从未见过如此感人的场面。"
然而,朝廷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咸丰皇帝下旨严令:"叶名琛畏战失守,罪在不赦,不得入祀昭忠祠。"这道谕旨传到广州后,当地官府立即收回了原本准备安葬叶名琛的官地。
这时,叶名琛生前的几位老友挺身而出。他们凑钱买下了广州城外一块地,为叶名琛修建墓园。其中一位老友在墓碑上题词:"气节足千秋,忠魂归故土。"
1860年,一位名叫托马斯·韦德的英国外交官来到叶名琛墓前凭吊。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位清朝大臣虽然是我们的对手,但他的气节令人敬佩。他宁死不屈的精神,让许多英国人都感到惭愧。"
有趣的是,在英国的报纸上,叶名琛的事迹反而得到了广泛报道。《泰晤士报》称他为"东方的卡托",赞扬他"宁死不辱"的精神。一位英国诗人甚至写了一首诗来纪念他。
同一时期,广州城里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叶名琛的民间故事。有的说他在被俘后依然保持着总督的威严,有的说他在印度时感动了许多英国士兵。这些故事在茶馆里、街头巷尾里广为流传。
直到1890年,三十多年后的光绪皇帝才下旨为叶名琛平反。诏书中说:"叶名琛忠贞不屈,堪为国殇。"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并准许入祀昭忠祠。
今天,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里,依然能看到叶名琛的衣冠冢。每年清明时节,总会有人来这里献花祭奠。墓前的石碑上,"忠节"二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清晰可见。
1952年,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在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叶名琛或许是最后一位真正懂得'节'字含义的清朝大臣。他的故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