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被葬入八宝山,临终前交给弟弟300元:我可能看不到咱妈了

一曲离歌断人肠 2024-12-22 09:18:53

1970年深秋,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一位47岁的石油工人躺在病床上。他就是"铁人"王进喜。从甘肃玉门赤金堡走出的贫苦农家子,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钻井闯将精神,创造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当胃癌晚期的诊断书摆在面前时,这位一生艰苦朴素的共产党员,仍然牵挂着年迈的母亲。他将仅有的300元交给守候在病榻边的弟弟王进邦,说出了"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咱妈了"这句令人心碎的话。11月15日,这位为石油事业奋斗终生的"铁人"离世,最终长眠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从贫苦少年到石油战士的蜕变

1923年的深秋,甘肃玉门市赤金堡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个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男婴,就是日后的"铁人"王进喜。按照当地的习俗,父亲王金堂将襁褓中的孩子放在秤上称重,看到秤上显示十斤,便给儿子起了个"十斤娃"的乳名。

在王进喜六岁那年,玉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生存,年幼的王进喜只能用一根木棍牵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在街头乞讨度日。这段经历,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因为躲避兵役,来到玉门油矿当起了童工。在这里,他不得不忍受各种欺凌和委屲,但这段经历却锻炼出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油田的生活,也让他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机会的大门向王进喜敞开。1950年春天,他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此,王进喜干起活来格外起劲,不论是技术活还是杂活都抢着干。

1956年4月29日是王进喜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组织任命他为贝乌5队队长。在这个岗位上,王进喜带领队伍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响亮口号。

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贝乌5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这个成绩让王进喜和他的队伍名声大振。1958年10月,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的现场会上,王进喜不仅获得了"钻井卫星"红旗,他带领的队伍还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

从那时起,王进喜获得了"钻井闯将"的美誉。这个称号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他用实实在在的本领和汗水换来的。那时的王进喜,已经从当年那个牵着父亲乞讨的贫苦少年,蜕变成了一个让人敬重的石油战士。

临终托付三百元,母子难圆相见梦

1970年11月的北京,寒风凛冽。301医院的病房里,王进喜躺在病床上,胃癌晚期的诊断书就放在床头柜上。他那双曾在钻井平台上奔波的粗糙大手,此刻正紧紧攥着一个装有300元钱的布包。

病榻前,弟弟王进邦守候在侧。王进喜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用微弱的声音唤来了弟弟。他将那个布包塞进弟弟的手中,嘱咐道这是给母亲的。

这300元钱对王进喜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即便是在担任大庆油田副总工程师的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的工资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几乎全部寄回老家供养母亲。

王进邦接过钱包的手微微颤抖。在他的记忆中,大哥一生都在为石油事业奋斗,却从未给自己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就连生病住院,也是靠着组织的安排才得以及时就医。

病房里的气氛愈发沉重。王进喜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可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远在甘肃老家的母亲。那位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养大的老人,还在盼望着儿子能回家看看。

王进喜艰难地支起身子,对弟弟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咱妈了。"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更是一个革命战士对亲情的无奈割舍。

弟弟王进邦强忍着泪水,答应一定将这笔钱交到母亲手中。在他们兄弟的谈话中,母亲的身影始终萦绕在病房里。那个在赤金堡艰难度日的老人,不知道自己日夜思念的大儿子已经命悬一线。

11月15日这天,北京的天空阴沉沉的。在301医院的病房里,王进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走得很安详,仿佛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后终于可以休息。

消息传到大庆油田,无数石油工人自发来到医院送别他们敬爱的"铁人"。在场的人们都知道,这位为石油事业奋斗一生的英雄,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在生前见母亲最后一面。

按照组织的安排,王进喜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个从甘肃农村走出来的钻井工人,最终与他为之奋斗的新中国一起,长眠在首都的土地上。

那300元钱,成了王进喜留给母亲的最后一份牵挂。这个数字看似普通,却浓缩了一位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一生,也见证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永远无法兑现的思念。

八宝山下葬英魂,石油人永记铁人

1970年11月17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长眠者。这位来自大庆油田的副总工程师王进喜,将与共和国的其他英烈一同,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安息。

追悼会当天,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石油工人们挤满了公墓大门。他们中间有曾经的老战友,有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同志,更多的是被"铁人精神"感召的后来者。

王进喜的追悼会由石油工业部负责举办。与其他高规格追悼会不同,这场告别仪式处处体现着石油工人的朴实作风。告别厅里,人们用最简单的方式,送别这位为中国石油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

追悼会开始前,王进喜生前的战友们自发组成了治丧委员会。他们商定要将"铁人"的事迹永远流传下去。一位老战友提议在追悼词中加入王进喜常说的那句话:"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灵堂内摆放着王进喜生前的遗物,一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一顶沾满油渍的安全帽,还有那双磨破了的胶鞋。这些普通的物件,见证了一个石油工人的坚守与付出。

追悼会上,王进喜的战友们轮流上前献花。他们中有人回忆起在大庆油田会战时,王进喜带领钻井队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坚持工作的场景。有人讲述他为了解决技术难题,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的故事。

告别仪式结束后,王进喜的遗体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个普通墓穴中。墓碑上除了他的名字,还刻着"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石油工人"几个字。这个朴实的称谓,正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安葬仪式后,石油工业部的领导宣布在全国石油系统开展学习"铁人精神"的活动。大庆油田决定将王进喜生前工作过的1205钻井队改名为"铁人钻井队",永远传承他的精神。

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和王进喜忌日,都会有大批石油工人自发前来八宝山扫墓。他们在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诉说着油田新的变化和发展。

1971年春天,大庆油田建起了"铁人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王进喜生前使用过的工具、穿过的工作服,还有他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和事迹资料。这座纪念馆成为了后人了解"铁人精神"的重要场所。

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这片土地上,安息着无数为新中国奋斗的英烈。而王进喜的墓碑,则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奋斗精神的一个特殊象征。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从这位普通石油工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今,"铁人王进喜"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人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他的墓碑虽然朴实无华,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

铁人精神代代传,油田建设永向前

王进喜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大庆油田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石油工业部在这里召开了全国石油工业学习"铁人精神"现场会议,来自全国各个油田的代表齐聚一堂。

会议期间,1205钻井队的老队员们向与会代表讲述了王进喜生前的故事。他们回忆起196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为了确保钻井液不结冰,王进喜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搅拌的场景。

大庆油田的建设者们没有辜负"铁人"的期望。到1975年底,油田年产原油已突破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奇迹。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石油工人对"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1977年,大庆油田决定在王进喜曾经工作过的采油一厂建立"铁人纪念馆"。纪念馆内除了陈列王进喜的遗物,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展示大庆石油工业发展成就的展区。参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铁人精神"是如何推动着中国石油工业的进步。

1978年,一部反映王进喜事迹的电影《铁人》在全国上映。影片真实再现了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严寒、斗风雪的场景,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位普通石油工人的不平凡人生。

进入80年代,大庆油田开始了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老一辈石油工人退休后,新一代接过了建设大庆的接力棒。他们以"铁人精神"为指引,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1983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油田之一。这一重要时刻,油田的工人们自发来到王进喜的铜像前,向这位为大庆奠基的先驱者致敬。

1990年,为纪念王进喜逝世20周年,大庆油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当年和王进喜一起并肩战斗的老石油工人,给新入职的年轻人讲述那段艰苦创业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大庆油田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石油工人们再次从"铁人精神"中汲取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科技攻关。他们用新技术为老油田注入新的活力。

2010年,在王进喜逝世40周年之际,大庆油田累计产油突破20亿吨。这个数字背后,凝聚着几代石油工人的智慧和汗水。"铁人精神"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