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德国将军为了自己的士兵,宁愿受25年牢狱之苦,值得尊敬

悠然历史 2021-07-02 19:16:14

二战时期,作为纳粹侵略扩张的先锋军,德国国防军在战争中犯下了数不清的战争罪行,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德军中也有那么一些人——出于军人荣誉感,他们拒绝犯下这些战争罪行,就比如著名的迪特里希·冯·邵肯装甲兵将军。

1892年5月16日,邵肯出生于普鲁士的费希豪森,他的家族是当地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从条顿骑士团时代开始就一直在为普鲁士征战。

在这种家庭背景下诞生的邵肯,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骑士精神的熏陶,长大以后也毅然选择加入德国陆军,和自己的祖辈们一样上战场为德国而战。

1910年10月,邵肯从柯尼斯堡文理学校毕业以后,立马以候补军官的身份加入了帝国陆军,并进入东普鲁士第3“威廉一世国王”掷弹兵团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邵肯跟随自己的部队转战东西两线,曾7次负伤,先后得到了一级、二级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三级服役十字勋章、金质伤员证章和普鲁士霍亨索伦王室佩剑骑士勋章,足以证明其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杰出表现。

然而好景不长,一战结束以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威廉二世流亡国外,这对一直接受忠君、爱国思想的邵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过好在因为邵肯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优异,即便皇帝下了台,邵肯依旧能留在“十万国防军”当中服役。

1930年7月,德军骑兵在易北河上举行演习

1935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随即开始扩军备战,4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闪击波兰为标志正式爆发。

在波兰战役爆发的时候,邵肯正担任第2骑兵团的指挥官,是当时德军内部少有的骑兵中校。可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军高层愈发认识到单纯的骑兵部队已经不适合实际战斗,所以在法国战役结束以后,德国被迫将骑兵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包括缩减骑兵数量、给骑兵部队补充反坦克火力,以及将部分优秀骑兵军官调往装甲部队,而邵肯正是这些调动的骑兵军官其中之一。

1939年10月5日,德国第一骑兵旅在华沙接受检阅

法国战役期间,德军也投入了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

941年11月,在经过波兰战役、法国战役的洗礼之后,邵肯被正式任命为第4装甲师下属第4摩托化步兵旅的旅长,开始了其作为装甲兵指挥官的生涯。

虽然此前从未指挥过摩托化部队作战,但凭借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战场嗅觉,邵肯还是很快便适应了摩托化步兵旅旅长这一职务。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第4装甲师隶属于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在德军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邵肯的部队则是整个第4装甲师的核心力量之一,先后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维亚济马-布良斯克等地给予苏军重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邵肯在这一时期多次强调军队的纪律性,严格约束自己手下士兵的行动,使他的部队在巴巴罗萨计划期间基本上没有犯下战争罪行。

1941年12月27日,随着第4装甲师师长朗格尔曼升任第24摩托化军军长,邵肯正式接过了第4装甲师的指挥权,并于1942年1月1日正式晋升陆军少将。

就算成了装甲兵将领,邵肯的马术也不曾退步

然而还没等邵肯指挥部队立下多少战功,邵肯就在几天后苏军的一次反击当中身负重伤,被迫返回德国治疗,直到1943年5月底才得以返回前线继续指挥作战。

在此后的时间里,邵肯作为第4装甲师的师长先后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奥廖尔防御战、科韦利解围战等重大战役,再次表现突出。

库尔斯克战役期间,邵肯正在前线了解情况

在邵肯的指挥下,德国第4装甲师不仅多次挫败了苏军的进攻行动,还成了当时德军中获得骑士勋章最多的部队之一,足有80人之多,而邵肯则凭借在1943年一系列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成了第4装甲师中唯一一位双剑饰骑士勋章的获得者。

1944年5月1日,邵肯被正式提拔为第39装甲军的副军长,并在2个月之后正式晋升为第39装甲军军长。不久之后,得到希特勒赏识的邵肯又被调到东普鲁士,成为了“大德意志”装甲军的军长,指挥当时德军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

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邵肯

然而此时第三帝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任凭邵肯如何努力,也无法扭转第三帝国被同盟国击败的现实。

1945年5月3日,邓尼茨元帅以帝国新元首的身份,给时任东普鲁士集团军司令的邵肯发去了一份电报,指示他:“帝国军事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立即从东、西普鲁士撤出众多的部队。”

可因为此时德国海军缺乏足够的运输船,直到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困于东普鲁士的德军部队还是没能做到全部撤退。

5月8日晚,邓尼茨行使了自己作为帝国元首的权力,正式授予邵肯宝贵的钻石骑士勋章,以表彰他的勇敢和他的部队在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忠诚、顽强和纪律性,并派出了一架飞机,想要在最后时刻将邵肯带出苏军的包围圈。

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邵肯坐上这架飞机,他便能从容地向英美盟军投降,以他在战争当中从未犯下战争罪行这一点,他只需要在战俘营里关上短短的几年就能得到释放,重新得到自由的生活。

可出人意料的是,邵肯拒绝了跟随这架飞机撤离东普鲁士,原因很简单,出于军人的荣誉感,邵肯认为自己绝不能丢下自己的士兵独自逃生。于是他让机组人员把飞机上所有无用的东西全部扔掉,以便把更多的伤员带出包围圈接受治疗,而他自己则坦然接受将被苏军俘虏的现实。

在第三帝国覆灭的最后时刻,邵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在场所有的德军士兵,他本人将和他们一起步入苏军战俘营,一起面对昏暗不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保持镇定,再也没有船来了,也不要再指望还会有奇迹出现。现在,当我们不得不踏进苏联战俘营时,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尊严,必须认识到我们直至最后一刻都在履行职责!——邵肯最后一次在士兵们面前的演讲”

战争结束以后,邵肯被苏军俘虏。

在战俘营里,苏军想尽各种办法收集邵肯在东线犯下战争罪行的“罪证”,可因为邵肯一直坚守着军人准则和骑士荣誉,他的部队并没有在东线犯下战争罪行,所以苏军最终只能以“纵容部队就地取食”这种十分牵强的理由判处邵肯25年苦役。

1955年,在西德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苏联释放了被他们已经关押了十年之久的邵肯,邵肯最终获得了自由。

出狱以后,邵肯和家人来到了慕尼黑定居,安度晚年,直到1980年在慕尼黑去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43 阅读:13700
评论列表
  • 2021-07-03 13:50

    名字带个冯,十有八九就是普鲁士贵族后裔

    虽近尤远 回复:
    冯锡范
    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 回复:
    做我关门弟子吧
  • 2021-07-03 08:20

    真正的男子汉

  • 2021-07-03 01:00

    带冯的基本都牛逼

  • 唐军 23
    2021-07-14 20:31

    北极熊本来就不是人,就没有犯什么战争罪,偏偏要判处25年,丑恶的嘴脸暴露在光天之下

    斯卡帕湾的鱼雷 回复:
    元首先生的头号王牌埃里希·哈特曼,如果不是其母亲给尊敬的斯大林同志写信再加上西德总理出面,估计不被关押的老死在集中营也得七老八十才能出来
  • 2021-07-09 23:52

    ”冯”这个字,在德国那个时候不是谁都能加的。还有一个”威廉”

  • 2021-07-21 20:50

    德国的容克贵族 有自己的底线

  • 2021-07-03 14:06

    很好奇这种眼镜是怎么固定的

    如风般自由 回复:
    一皱眉头就能挤住了,平时不戴,就是偶尔用一下
    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 回复:
    仔细观察照片 为什么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 看明白了就知道怎么固定镜片了
  • 2021-07-03 11:25

    麦克阿瑟,兄弟们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 2022-09-12 09:40

    德意志确实不错,为将军点赞

  • 2022-09-25 07:16

    苏联恶魔

  • 2021-07-06 21:30

    苏联人不讲究

  • 2023-02-20 16:05

    许多海军舰长在遭遇必沉局面时都选择与舰同沉却拒绝士兵殉葬,军人的荣誉感极强!值得尊敬!

  • 2021-07-19 23:40

    德国的杜聿明

  • 2023-05-07 20:14

    德国除了对犹太人狠点,还真算条漢子,他们虽败犹荣,是真正的骑士!

  • 2023-02-21 10:58

    德国现在都在执行希特勒的政策,给二战帮助德国的外籍老兵发退休金。有这样的将军,难怪德军战斗力爆表!伟大的日耳曼民族!

  • 2023-05-02 10:43

    这就是能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底气”。

  • 2023-02-21 15:14

    不是侵略者就没有英雄。

  • 2023-08-17 13:10

    军人绅士!

  • 2021-07-07 15:02

    单眼夹镜片,

  • 2023-05-05 16:11

    还有个断后的将军,好像阵亡了,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