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从起源开始,就不断有大量外来文明融入,这些外来文明在其本土虽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却在中华大地上留存了下来,中华文明承接外来文明形成新的文明形式,有其内在的机理结构,那么这种机理结构是什么呢?
现代存在的主流宗教,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都很早就来到了中国,比如唐朝时期天主教被称为景教,之后伊斯兰信仰也来到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回教,甚至犹太教在宋朝也来到了中国,被人称为蓝帽回回,而信仰回教的就是白帽回回。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众多的外来文化中,只有汉传佛教最终与「华夏原生文化」中的道学与儒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我们平时一说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都会等同于“儒释道”。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儒释道”这种组合呢?其中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一、儒学与道学的内涵分析儒、道二学的源头,都来自于伏羲到轩辕黄帝时期所形成的「华夏原生文化」,这段时期「华夏原生文化」的主要内涵,包含了三个方面:
第一、完整的世界是一个“重叠结构世界”,而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也是“重叠结构人体”,既有“显性人体”,也有“隐性人体”;
第二、在“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中,分别存在着“两套心智系统”,人类的真正智慧存在于“隐性人体”的心智系统中,于是就有了“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教人摆脱“显性人体”上的低端智能,去获得“隐性人体”中的高端智慧;
第三、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练习“心智系统转换”并且运用高端的智慧。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老子与孔子分别继承了黄帝所传承的上述这三部分组成的「华夏原生文化」。
老子所承担的责任,是用一种“本源古汉字”去传承“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而孔子所传承的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在老子与孔子传承的基础上,后世发展出了道家与儒家学说。
所以,道家与儒家在内核上,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但凡与道家、儒家学说的内涵相同的其他学说,都融入了道家、儒家这二家,而无法融入的,则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特征也适用于其他的外来文化,只要与道家、儒家的内涵相一致的,也会融入道家、儒家学说。
二、释学的内涵分析从天竺传入中国的释学,其内涵与「华夏原生文化」是完全一致的。
释学所论述的世界也是“重叠结构世界”,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体也是重叠结构的,在释学的经典中就有“三身四智”的论述:
“三身”中的“化身”就是“显性人体”,“报身”指的就是“隐性人体”,而“法身”就是承载在“隐性人体”中的另一个体。
既然对“重叠结构人体”有了认识,那自然就少不了“心智系统转换”这一过程,而且释学的“心智系统转换”练习方法更为多样。
第一种“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与「华夏原生文化」完全相同,就是构成“重叠结构人体”的三重人体一同进行练习,这被称为“菩萨道”。
还有一种,是只有隐含在“隐性人体”内的“法身”进行练习,这被称为自了汉的“罗汉道”。
三、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原因综述释学之所以能够与儒、道二家相互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除了三者的内核完全一致以外,在形式上也能相互补充。
释学在形式上所行的其实都是“罗汉道”,而儒学、道学则呈现了完整的“菩萨道”的形式。
而且,释学经典进入中国以后,是用儒、道经典的语言去解读的,这样就形成了两大效果:
第一、通过对释学经典的解读,稀释了儒学与道学中被浓缩、隐藏的内涵;
第二、释学经典被“本源古汉字”字义解读了以后,使释学的真正内涵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样,释学最终就成为了“儒释道”这种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否则,依靠拼音化的文字,释学经典的真正内涵是很难流传到现代被解读出来的。
「华夏原生文化」中的“本源古汉字”并不是常规文字,而是专门用来记载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图示,后世的常规文字字义是在“本源古汉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本源古汉字”的造字规律及其字义已被我们破译,专题视频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并且,我们用“本源古汉字”字义解读了最古老的《老子》版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其中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完整发布于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我们还用“本源古汉字”字义解读了马王堆《帛书·老子》,这个版本中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汇集发布于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而用“本源古汉字”字义解读《大学》、《中庸》、《论语》,从中发现了孔子实践和总结的独特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从基础到进阶一步步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详情发布于专栏《向孔子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