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千岛湖,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青山绿水无污染、自然风光无限好、水质透明度12米、天下第一秀水、有机鱼太鲜美等等”,但是你是否知道,这么完美的环境,曾经千疮百漏,曾经也面临污染的问题,而治理这么好,主要是因为一个“毒计”。
1、千岛湖名字的由来、1955年,新安江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封孔蓄水。1960年,新安江水库建成。
千岛湖水库坝高105米,长462米;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达178亿立方米。
在最高水位时拥有1078座大于0.25平方千米的陆桥岛屿,并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岛为主,岛屿面积共409平方千米,1984年12月15日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小部分连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千岛湖建成距今已经64年。
2、千岛湖面临蓝藻爆发、千岛湖在我国人工湖当中,面积虽然属于巨型人工湖,并且有88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汇入,但是也面临污染的问题。
在1998年至1999年,清澈无比的湖水内,竟然漂浮了一层蓝色的藻类,水质透明度也下降了,经过确认这种蓝色藻类叫蓝色水华,影响了水质。
蓝藻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在夏季温度高的时候,水温达到25-35°蓝藻的生长速度很快,远远超过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
除了水温外,如果蓝藻爆发,证明水体内的有机磷含量比较高,如果水体内有机磷含量高,证明水体已经富营养化。
蓝藻是一种水生微生物,它们在大量繁殖时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浮膜,覆盖在湖面上,阻碍阳光进入水体,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破坏湖泊的生态系统。更为严重的是,蓝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对水质造成污染,威胁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3、治理成了难题、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指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
而千岛湖面积580平方千米,上世纪,随着千岛湖周边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被排入湖中,导致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温床。
尤其是养鱼人,高密度网箱养殖,每天需要投喂的饲料,以及鱼类产生的粪便对于水质都属于污染源,治理也就成了难题!
经过评估,渔民上岸,网箱拆除、工厂搬迁,通过这几种方式减少千岛湖的污染源,然而污染源减少,水质短时间并不能自然净化,因为水面太大了。
4、以鱼治水的毒计、为了治理蓝藻,还千岛湖青山绿水,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一个方案,那就是以鱼治水,然而当时国内并没有先例。
因为不知道一条鲢鳙每天能吞食多少蓝藻,也就是需要多少鲢鳙才能消除这些蓝藻。只能先做实验,专家在蓝藻比较多的地方,使用网箱开辟出一片“鱼田”,投放一定量的鲢鳙鱼苗,监测蓝藻减少的速度,以及鲢鳙的生长速度,经过实验得出结果。
鲢鱼每生长1公斤,需要40公斤的藻类,不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还能治理污染。此后鲢鱼和鳙鱼在千岛湖被大规模放养,每年放生数千万尾。
2022年1月1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000年至今千岛湖共增殖放流各苗种7.25亿尾。并且鲢鳙鱼鱼种投放量控制在1000万尾以内,并增加白鲢的比例,以更好地净化千岛湖水质。
5、“毒计”后的新生、虽然“毒计”一词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实际上,千岛湖以鱼治水的策略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这一策略不仅避免了使用化学药剂、物理方法等传统手段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充分利用了生物的自然特性来恢复和维持生态平衡。
鲢鳙鱼作为一种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对于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减少蓝藻的繁殖非常有效。
并且鲢鳙鱼的粪便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进一步加速了水体的自净过程。
然后通过合理的鱼类投放和管理措施,千岛湖还实现了对水中食物链的调控和优化,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从而迎来了新生。
最后:千岛湖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用了生物治理的方式,从源头上一点点的改善水质,给我们一个提示,“在面临生态危机的时候,应该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方案,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而千岛湖并不是解决了水的问题,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有机鱼在全国出了名,千岛湖绿水青山在全国旅游市场打响了名声,沿湖而建各种景点也赚的盆满钵满,这给全国湖泊治理也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