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由周总理亲自拍板,长安街华灯长亮至今,离不开华灯精神
夜幕降临,长安街上的华灯次第亮起。这些庄严矗立的华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从最初的白炽灯到现代的智能照明系统,从简陋的木架检修到今天的高科技管理平台,华灯的变迁映照着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华灯的诞生源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一个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的重大决策。当年,为什么要在长安街建造如此规模的华灯工程?为何周总理会在众多方案中独独选中莲桃型和棉花型这两种设计?又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这些华灯在62年的岁月长河中始终光彩熠熠?
一、长安街华灯的历史渊源
长安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的长安街被称为"御街",是连接紫禁城东西两侧的重要通道。在明朝嘉靖皇帝时期,为了方便夜间通行,在御街上设置了油灯照明。这些油灯由专门的"灯夫"负责点燃和维护,每到傍晚时分,灯夫们就会挨个点亮街道两旁的灯笼。
清朝康熙年间,长安街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造。街道两侧增设了朱红色的琉璃瓦顶亭,每个亭子里都悬挂着精致的宫灯。这些宫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彰显着皇家的威严。每逢重大节庆,这些宫灯都会一齐点亮,形成了独特的"御街灯海"景观。
到了清末民初,长安街的照明开始向现代化转变。1902年,清政府在长安街上安装了第一批电灯。这批电灯是从德国进口的碳丝灯,安装在木质电线杆上。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这些电灯经常出现故障,照明效果也不够理想。
民国时期,北京市政府曾计划对长安街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改造。1935年,时任工务局局长提出了"明灯工程"计划,打算在长安街安装100盏现代路灯。但是由于经费短缺和战争影响,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完全实施,仅在天安门广场周边安装了少量路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长安街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首都北京的中轴线,长安街不再是皇家专属的御街,而是属于人民的大街。然而,当时的照明设施仍然十分简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时,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搭建照明设备,以保证夜间活动的正常进行。
1951年,北京市政府开始着手研究长安街的现代化改造方案。其中,照明系统的改造是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相关部门对长安街原有的照明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当时的路灯大多是民国时期留下的老旧设备,有些甚至还在使用上世纪初安装的木质电线杆。
从1952年开始,长安街陆续进行了多次小规模的照明改造。首先是更换了所有的木质电线杆,改用钢筋混凝土电线杆;其次是将老旧的碳丝灯更换为新型的钨丝灯。这些改造虽然改善了照明条件,但距离首都大街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958年初,一份来自苏联专家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份建议指出,作为首都中心道路的长安街,其照明系统应当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既要满足实用需求,又要体现国家形象。这个建议为后来的华灯工程奠定了重要的思路基础。
二、周总理与华灯工程的决策过程
1959年初,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长安街照明改造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当时长安街照明设施的不足,以及在即将到来的建国十周年庆典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随即指示相关部门着手筹备华灯工程。
2月15日,北京市召开了华灯工程专题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专门的设计小组,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建筑院、北京市照明厂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设计小组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当时国际上类似的大型街道照明工程并不多见,可供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
设计小组采取了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艺术家参与方案设计。其中,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专家组提出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建议在传统宫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照明技术。北京建筑院的设计师们则着重研究了灯具的实用性能,提出了多种防风防雨的技术方案。
3月下旬,第一批设计方案开始提交。这些方案中有借鉴莫斯科红场照明设计的"五星灯",有模仿故宫角楼造型的"琉璃灯",还有采用传统灯笼形状的"宫灯式"等多种样式。每种方案都配有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效果图,同时还附有成本预算和施工周期的估算。
4月初,设计小组又收到了几份来自苏联专家的建议方案。这些方案在照明技术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特别是在灯具的防腐蚀、防积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设计小组将这些建议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又设计出了新的方案。
5月中旬,经过初步筛选的十几种方案被送到国务院。周总理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仔细审阅了每一份方案。在审阅过程中,周总理特别关注灯具的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结合。
最终,周总理从众多方案中选中了莲桃型和棉花型两种设计。这个决定的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莲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桃子则代表着吉祥如意;棉花造型则寓意着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工农业生产。
6月1日,周总理主持召开了华灯工程最后的定案会议。会议不仅确定了灯具的具体造型,还对安装位置、照明角度等技术细节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会议决定,天安门广场安装9球莲花灯,长安街两侧则采用棉花型华灯,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照明效果。
在确定最终方案后,周总理还特别关注工程的实施细节。他指示相关部门要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注意施工安全,并要求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些具体要求为华灯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突破
华灯工程方案确定后,施工团队立即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1959年6月中旬,第一批试制华灯的任务落在了北京照明器具厂的肩上。当时的工厂设备简陋,技术人员大多缺乏相关经验,如何将设计图纸变成实物成为首要挑战。
北京照明器具厂的工人们开创性地采用了分段制造的方法。他们将华灯的主体结构分为灯座、灯杆和灯罩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车间负责生产。其中,灯罩的制作最为复杂,需要先用铜板打造出基本形状,再进行细致的雕刻和装饰。为了保证每一盏华灯的造型完全一致,工厂特别研制了专用的模具和工装夹具。
在材料选择上也有重要突破。考虑到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技术人员放弃了传统的铸铁材料,改用铜合金制作灯具主体。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还能在风吹日晒中保持稳定的形状。为了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工人们还在铜合金表面涂覆了特制的防腐涂层。
安装技术的创新更是令人瞩目。由于华灯体积庞大,重量超过普通路灯数倍,传统的安装方法难以保证稳固性。施工队伍经过反复试验,创造出了"双节点固定法"。这种方法在灯杆基座处设置两个加固点,既增强了整体稳定性,又便于后期维护。
为解决防护问题,技术人员专门研究了北京的气象资料。他们发现,北京冬季多西北风,容易在灯具表面积雪;夏季则多雷雨天气,防水性能要求较高。针对这些特点,设计人员在灯罩顶部增加了导流槽,既能及时排出积水,又能防止雪水渗入灯具内部。
照明系统的设计也充满创新。考虑到不同季节日落时间的差异,技术人员设计了分区域、分时段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自动调整开关时间,既节约了电能,又保证了照明效果。同时,为了应对可能的电力故障,每盏华灯都配备了备用电路,确保重要场合不会出现熄灯的情况。
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有独特之处。施工队伍采用了"三检制":自检、互检和专检。每盏华灯安装完成后,都要经过严格的防水测试和抗风测试。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直到完全符合标准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队伍还开发了专门的维护工具。例如,为了方便更换灯泡,他们设计了可伸缩的专用梯具;为了清洗灯罩,又研制了带有软毛刷的长杆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日常维护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工程收尾阶段,技术人员编写了详细的维护手册,记录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技术文档不仅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其他城市的照明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建国十周年的华灯初亮
1959年9月28日,距离建国十周年庆典仅剩两天时间,长安街上的华灯安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当晚,北京市照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最后的调试。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采取了分段测试的方法,从东长安街开始,逐步向西推进。
这次全面调试揭示出了一些之前未曾预料到的问题。例如,在东长安街靠近王府井路段,由于商业区域的霓虹灯较多,华灯的照明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技术人员随即调整了这一段华灯的照度参数,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的光照效果。
9月29日下午,周总理专程来到长安街视察华灯工程。在天安门广场,他仔细察看了大型莲花灯的安装情况,并详细询问了维护保养等技术细节。当得知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按期完成了安装任务时,周总理对参与工程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
9月30日傍晚,随着天色渐暗,长安街上的华灯第一次全线亮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天安门广场上的九球莲花灯光芒四射,与广场两侧的棉花型华灯交相辉映。整条长安街顿时光彩照人,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光明大道。
10月1日,举国欢庆建国十周年。当天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华灯的光芒见证了这个难忘的夜晚,也标志着中国照明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当晚的群众游行队伍中,不时有人驻足拍照,用相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在庆典活动期间,华灯的运行经受住了考验。10月1日当天,北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但华灯的防水性能表现出色,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维护人员24小时值守,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庆典结束后,华灯管理工作随即进入常态化。北京市专门成立了华灯管理队,负责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这支队伍采用三班倒的工作制度,确保华灯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他们还建立了详细的工作档案,记录每盏华灯的运行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华灯的节能效果超出预期。虽然灯具体积较大,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照明技术和科学的控制方式,实际用电量比原计划节省了近三成。这一成果引起了其他城市的关注,不少地方派人前来学习经验。
华灯的成功运行也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善。为了配合华灯的照明效果,市政部门对长安街两侧的绿化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一些观赏性植物。道路维护部门则加强了路面保养工作,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这些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到1959年年底,长安街的夜景已经成为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到夜晚,都有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来此观光游览。华灯不仅照亮了长安街,更成为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象征。
五、华灯工程的历史影响与传承
华灯工程的成功实施,在中国城市照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60年初,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专门参观了长安街的华灯工程。会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开展了类似的照明改造工程。
上海市在外滩地区实施的照明改造工程,借鉴了长安街华灯的技术经验。他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灯具结构进行了改良,增强了防潮性能。天津市则在和平路的照明改造中,采用了类似的分区控制系统,既保证了照明效果,又实现了节能目标。
1961年,北京照明器具厂将华灯的制造技术整理成册,编写了《大型路灯制造工艺手册》。这本手册详细记录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成为了国内照明器具制造业的重要参考资料。许多工厂派技术人员来京学习,推动了全国照明工业的技术进步。
华灯工程还促进了照明设计理论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专家们总结了这次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功能与美学统一"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强调照明设施既要满足实用需求,又要体现城市特色,对后来的城市照明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技术创新方面,华灯工程积累的经验尤为宝贵。例如,"双节点固定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路灯的安装中。防水防雪的设计方案也成为了北方城市路灯设计的标准参考。这些技术创新为中国照明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2年,华灯的维护管理经验被写入《城市照明设施养护规范》。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路灯检修、清洁、更换等工作的标准流程,为全国城市照明设施的管理提供了范本。北京市华灯管理队的工作制度也被其他城市借鉴采用。
华灯工程的节能经验同样值得关注。通过科学的时控管理和照明强度调节,华灯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种管理方式后来在全国推广,为城市照明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到1965年,全国已有超过20个大中城市采用了类似的照明控制系统。
在文化层面,华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许多画家和摄影家以华灯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记录下了这段历史。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保存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华灯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一直持续至今。1984年,北京市对长安街华灯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翻新。在保持原有造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新型节能灯具,进一步提高了能效。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华灯又经过了一次全面升级,增加了智能控制系统。
今天,长安街的华灯依然在夜幕中闪耀。它们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市政设施,更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每年,仍有众多专业人士前来考察学习,华灯工程的经验和精神也在不断地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