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金轮法王一出手,周伯通就知道不简单,若打到最后,谁胜算更大?

大家记得金轮法王与周伯通在绝情谷的那一战吗,两个人对战只打到一半就匆匆收场了,若他们俩打到最后,谁胜算会更大一些呢?当时

大家记得金轮法王与周伯通在绝情谷的那一战吗,两个人对战只打到一半就匆匆收场了,若他们俩打到最后,谁胜算会更大一些呢?

当时的对战情景是这样的:金轮法王刚一出手,空气便在他的掌力下发出古怪的“噼啪”声响。若非是功夫到了一定境界,绝不会至此。而周伯通也不敢怠慢,慌忙接招,使出了自己生平最引以为傲的独创绝技七十二路空明拳。

金轮与周伯通的绝技碰撞,按说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大招对碰撞后,如雷声齐鸣,伴随而来的还有满屏爆裂伤害,最后剩下的是一片狼藉战场,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可是,金轮法王与周伯通的这次对战的激烈程度,却让大家大失所望了。

法王一拳击出,力近千斤,然与周伯通的拳力一接,只觉空空如也,竟无着力之处!

法王的全力一击,竟这样无声无息消失掉了。

对于金轮的功力,周伯通不敢怠慢。因为龙象功威力太强,周伯通竟不敢硬接,随即引空明拳将龙象功的威力给化解掉。自己掌力平白无故消失,连金轮法王自己也摸不清对方拳法来路,随即跟着第二次出招。

周伯通一生大战小斗,不知会过多少江湖好手,但如法王所发这般巨力,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论掌力金轮当属天下第一,连郭靖也比不上他,因为郭靖的实力,周伯通是见过的。那么,周伯通该如何继续接招呢?

他以不变应万变,继续运用空明拳“以虚应实”,金轮龙象功威力虽大,空明拳给都可以尽数化解。但书中提到,周伯通若要反手伤敌,也是绝无可能。也就是说,周伯通与金轮对战,只有招架之力,却无从还手。

对弈的局势便是这样的:主攻的金轮一时奈何不了周伯通,而周伯通也无力做强有力反击,战局进入短暂僵持。这时候,法王听到背后异响,却是黄蓉挥动打狗棒招呼过来了。

伴随着黄蓉的搅局,金轮和周伯通的对战最终也没有分出谁强谁弱。若无人打搅他们俩,就这样一直打到最后,谁的胜算会更大一点?

不难看出,金轮法王的优势在于掌力威猛,连郭靖这位以功力见长的高手,也在与他对比的时候,显得逊色一筹。然而,金轮法王的短板也很明显,从他与周伯通的对战中,就看出来了。

周伯通与空明拳招架龙象功,用的是“以虚应实”的法子。也就是说,周伯通之所以能在一时之间与金轮战成平局,是一种巧胜。他是以招式的优势,补足了劲力的不足。由此不难看出,金轮法王的缺点就是招式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金庸笔下,对于一个绝顶高手的定义是这样的:他必须是一个内外兼修的高手。单纯拥有深厚内力的人物,他不懂任何招式,就算不得是一位绝顶高手,比如觉远;单纯拥有凌厉的妙招,而不具备相应的内力配合招式的输出,那么他也算不上是一位顶尖高手,比如令狐冲。

金轮没有做到内外功相扶相济,而是跑偏地一味追求功力,而忽略招式。如果,他遇到普通一点的高手,比如裘千仞,那就伤他不得,最后很可能栽倒在他的手下。一旦他遇到宗师级别的高手,比如周伯通这种生性好武且又身经百战的高手,他的不足立刻就会被对方识破。

其实金轮和周伯通的博弈,像极了萧峰和游坦之的那一次对战。游坦之的劲力让萧峰一筹莫展,他的降龙十八掌一时间都难以施展,最后他便是凭借多年的实战积累,才打赢了游坦之的。

金轮和周伯通对战,最后谁输谁赢,就要看他们是怎么个打法了。

要是只拼劲力,拼到底可能两个周伯通也敌不过一个金轮。要是取巧,金轮这种一味输出内力的死脑筋,恐怕迟早会被周伯通玩死。但这两个人都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会在对战中变幻不同的招式和打法。

鉴于金轮用十层龙象般若功却只能勉强跟周伯通战成平局,而周伯通一直未用招式之王的“左右互搏”来看,最终输掉的,可能是金轮这一方的可能性要大一点。若周伯通在对战中,再引动九阴真经里的武功,估计对战将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至于金庸先生为何没有让金轮法王在周伯通面前输得那么惨,估计还是想把他留给杨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