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党最大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位高权重,建国后却降为了小处长

绝密记实馆 2024-10-12 17:01:43

1921年建党至1937年抗战爆发,整整16年间,我党在山东寸土未得,既无红色武装,也无政权根据地。

然而,抗战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短短8年内,在黎玉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根据地。

其人口、党员数量、军队规模和歼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不仅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更为后续辽沈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惊人转变中,黎玉功不可没。可建国后他却被降成了一个小处长,这中间又到底发生了什么?

革命火种

1906年,黎玉出生在山西省崞县一个普通农家。崞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幼年的黎玉常常在村头的古槐树下听老人们讲述历史故事,那些关于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传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如同当时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黎玉先在私塾启蒙。私塾先生严厉却博学,教导黎玉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蒙学教材。

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他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黎玉有幸进入了崞县中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恰逢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如春风般吹遍全国,也吹进了这个山区小城。

受到新思潮的影响,黎玉开始投身革命活动。有一次,他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这次行动虽然遭到了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但却点燃了更多年轻人心中的革命火焰。

除了在城里活动,黎玉还经常带领同学们下乡宣传。他们走村串户,向农民讲解时事政治,揭露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罪行。

起初,大家对他们抱有戒心。黎玉没有气馁,他用方言和村民们拉家常,帮助他们干农活,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晚上,他借着油灯的微光,给村民们讲述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投身革命

1926年,20岁的黎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崞县中学党支部书记。他组织党员秘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讨论革命策略。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常常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借着月光在校园的偏僻角落集会。黎玉的组织才能和革命热情很快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认可。

然而,革命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团结更广泛的力量,按照党的指示,黎玉加入了国民党。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共产党的信仰和革命活动。

不幸的是,他的行动很快被国民党当局发现。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几名便衣警察闯入黎玉的住处,将他粗暴地押走。

黎玉被关进了阴暗潮湿的监狱,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即便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他依然坚持革命信念,在狱中秘密组织难友学习进步思想。

经过组织的不懈努力和营救,黎玉终于在次年获释。重获自由的他并没有被监狱的经历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抗日先锋

1936年,日军加大了侵华步伐,山东形势危急。当时的山东党组织遭受严重挫折,在当地无人可用的情况下,黎玉临危受命,前往山东重建党组织。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经常更换住处,有时甚至露宿荒野。

在一次秘密会议上,黎玉差点被敌人包围。幸运的是,一位党员及时发现了异常,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打掩护,使他得以脱身。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黎玉终于成功重建了山东的地下党组织。

他建立了严密的联络网络,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在他的领导下,山东的革命力量逐渐壮大,为后来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黎玉领导了著名的徂徕山起义。起义前夜,黎玉召集了核心成员开会。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们讨论了起义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天拂晓,起义军占领了徂徕山周边的几个重要据点。黎玉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攻下了当地警察局。

当红旗在警察局楼顶升起的那一刻,周围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次起义不仅壮大了抗日力量,也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的抗日热情。

随后,黎玉积极参与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担任政委。他深入基层,亲自指导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黎玉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认可。1938年,他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在延安的窑洞里,黎玉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山东的抗日形势。

在抗战期间,黎玉还组织了一项秘密而又重要的工作——向延安运送黄金。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黎玉亲自挑选了一批可靠的同志,制定了周密的运输计划。

他们将黄金藏在普通货物中,化装成商人,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一路护送黄金安全抵达延安。

这些黄金为延安的抗日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体现了黎玉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

1940年,黎玉担任山东战时工作执行委员会主任,1943年又任山东军区副政委、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

在这些岗位上,他殚精竭虑,为发展山东的抗日武装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

被扣“帽子”

抗战胜利后,黎玉担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首个省级政府。然而,就在这时,政治风波开始影响黎玉的仕途。

在土地改革中,黎玉主张保护富农利益。他认为,这不仅符合中央的指示精神,也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饶漱石,江西人,曾多次赴苏联学习,在国外从事舆论工作。1947年,他返回山东工作,与已在山东工作多年的黎玉产生了矛盾。

面对批评,黎玉沉默不语,但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不解。他坚信自己的做法是为了山东的长远发展,却不料遭到如此严厉的指责。

这场政治风波对黎玉的仕途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陈毅等人对饶漱石批评黎玉的做法表示不满,但黎玉还是因此受到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

建国功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黎玉被调任上海工作,担任上海市委秘书长。他积极参与接管国民党政权机关和公共设施,为上海的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当时上海的经济困难,黎玉和其他工作人员日夜操劳,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市场、打击违法行为的措施。

有一次,黎玉深夜巡视菜市场,发现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他当即召开紧急会议,连夜制定了打击投机倒把的方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黎玉内心充满了苦涩。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1953年,黎玉调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后又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为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即便身处逆境,黎玉始终保持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在他的努力下,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多项重要的机械设备,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平反

直到1986年,80岁高龄的黎玉才终于等来了平反。中央下发通知,为他恢复了名誉。

然而,这份迟到的公正来得太晚了。接到平反通知的第二天,黎玉就因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

两个月后,1986年5月30日,黎玉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临终前,他握着儿女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黎玉的葬礼简朴而庄重。许多老同志和群众自发前来送别。

结语

回顾黎玉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传奇和坎坷的人生历程。

从崞县的青葱少年到山东抗日的中流砥柱,从新中国建设的功臣到被误解的革命者,黎玉的经历折射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艰辛与曲折。

黎玉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他的坚韧、他的忠诚、他的无私奉献,都将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学习黎玉同志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永远铭记黎玉同志,这位被历史遗忘的英雄,这位从山东抗日英雄到被误解的革命者。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他的精神将永远照耀我们的道路。

资料来源:

0 阅读:0

绝密记实馆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