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军核潜艇带着154枚战斧潜入南海,刚一上浮,就被中国卫星拍个正着 “俄亥俄”号

美军核潜艇带着154枚战斧潜入南海,刚一上浮,就被中国卫星拍个正着 “俄亥俄”号是美国海军俄亥俄级的一员,早年是弹道导弹核潜艇,专门扛核弹头威慑冷战对手。1981年开工,1985年下水,服役后它在班戈基地驻扎,执行过无数次北大西洋巡航。那时候,它能塞20枚“三叉戟”导弹,够吓人。转眼到2000年代,美国核武库调整,觉得弹道导弹潜艇有点多,就挑了四艘改装成巡航导弹型,简称SSGN。“俄亥俄”号是头一批,2002年开始大修,拆了核导弹管,换成22个垂直发射单元,每个单元能塞7枚战斧导弹,总共154枚。这玩意儿不是核弹,但火力凶猛,一轮齐射能覆盖大片陆地目标,射程上千公里,精度高到能砸中坦克。 改装完,2006年它重返现役,从战略威慑转成常规打击主力,还能支援特种部队。想想看,这艘船长170米,重1.8万吨,核反应堆让它能潜航几个月不浮面。艇员155人,挤在铁管子里,执行任务时全靠隐身取胜。过去几年,它多次去西太平洋转悠,2025年3月刚结束大修,从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船厂出来,又投入印太部署。海军说这是“例行行动”,但谁都知道,南海这地方,从来不是散步的。 9月23日,这家伙现身菲律宾苏比克湾。苏比克湾以前是美国冷战时的大基地,1992年关了,现在借着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又开始热闹起来。潜艇从关岛或夏威夷方向过来,停在补给船“弗兰克·凯布尔”号旁边,后者是海军的浮动维修站,能帮它补给弹药和食物。公开照片显示,潜艇浮在水面,灰色舰体在热带阳光下闪着光,旁边还有油轮“蒂珀卡努”号。美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很快就确认,这是“计划内访问”,目的是维护印太“自由开放”。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给菲律宾打气,顺便秀肌肉,因为南海争端越来越闹心,菲律宾渔船和中国海警船的摩擦没断过。 为啥选苏比克湾?位置绝了,就在吕宋岛西海岸,直面南海主航道。距离中国海南基地也就几百海里,潜艇从这儿出发,能快速插进争议水域。访问期间,没啥大动作,就是补给和简单训练。海军还放出9月3日在菲律宾海和海军陆战队的演习照,潜艇上爬满特种兵,练习用橡皮艇突击。这不光是补给,还在提醒大家:我们这儿有家伙事儿。菲律宾那边欢迎得很,美菲联盟1951年就签了,现在升级版协议让美国能轮换用九个基地,苏比克就是其中之一。经济上,菲律宾纠结,中国是它大投资国,占外资两成多,但安全上靠美国撑腰。 访问两天后,9月25日,潜艇离开苏比克湾,进入南海。关键来了:它没像平时那样一直水下潜航,而是浮在水面航行。这对核潜艇来说罕见,因为隐身是它们的命根子,水下安静,声纳难侦测。但这次浮上,可能有两层算盘。一来,吸取教训。2021年“康涅狄格”号海狼级攻击潜艇在南海水下撞上不明海山,艇身变形,11人受伤,花了3亿美元修。南海水文复杂,浅滩多,浮航能避开风险。二来,信号意味重。美军知道中国卫星牛,浮上就是故意露面,说“我来了,但不找事儿”。这叫“灰色地带”操作,既威慑又留余地。 果不其然,中国商业卫星公司很快就发布了照片。图像分辨率不高,但舰体比例对得上:长细身材,舰桥低矮,典型俄亥俄级。坐标显示在国际水域,时间戳是9月25日。卫星公司说遗憾没更清的图,但够用。开源情报分析师在X上转发,确认身份。这事儿闹大后,美军没否认,第七潜艇群重申“常规巡航”。中国国防部9月25日记者会上,发言人张晓刚没提一字,焦点在空军开放日和国际合作上。外交渠道估计私下沟通了,中方这回应稳当,等于说“我看见了,不慌”。 这事件搁在南海大背景下,看起来像棋局一角。南海九成油气资源在争议区,中国建了人工岛,部署导弹雷达;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也声索。美国不认“九段线”,常派驱逐舰“航行自由”。今年,中国“福建”号航母刚海试完,9月12日出港,16日进南海练兵,卫星拍到它在海南东南海域转悠。美军这潜艇访菲,正好卡在航母试航期,时机巧合?不太可能。华盛顿想稳住第一岛链,从菲律宾到台湾的防线,潜艇就是王牌,能从海下打中国沿海目标。 说白了,这154枚战斧不是摆设。战斧是陆攻型,Block V版还能反舰,2025年底就能上驱逐舰。俄亥俄级一艘顶一个舰队,火力覆盖海南基地或南海礁盘。海军说SSGN是“隐秘打击平台”,支援特种部队,通讯强,能实时指挥。但中国也没闲着,潜艇队从60艘长到65艘,093B型攻击艇能发巡航导弹,094型弹道艇扛JL-3导弹。南海还有地下基地,卫星拍到093型进出隧道。美中都在憋大招,反潜战是焦点,中国用AI和量子传感器,声称侦测美潜艇准头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