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潋滟,桂子飘香。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29日,梨林小学独具匠心地将传统文化课堂搬进了丰收在望的田园基地,成功举办了一场融“诗情”与“食育”于一体的中秋主题实践活动。诗意与欢笑交织,传统文化在亲身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平日里孕育着瓜果蔬菜的劳动教育基地,今日变身为充满雅趣的“中秋诗会”现场。五彩的诗题卡如累累硕果,悬挂在廊架间、枝头上,随风轻扬,静待学子采撷。活动伊始,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梭于田垄之间,仰头寻觅着自己熟悉的诗题。只见他们或凝神思索,或欣喜摘取,随后手握诗笺,快步走向“诗会考官”处,自信满满地吟诵起《静夜思》《水调歌头》《望月怀远》等千古名篇。
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琅琅诵读声与田园清风应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经过激烈而友好的角逐,评委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诗词储备量与背诵流畅度,最终评选出活动的一、二、三等奖。这场别开生面的田园诗会,不仅是对学生古典诗词积累的一次检阅,更让他们在天地课堂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诗词的永恒魅力。
如果说诗会是一场精神的盛宴,那么随后进行的手做月饼实践活动,则是一次味蕾与情感的双重滋养。活动区域,面团与馅料早已准备就绪。在老师与家长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洗净双手,化身“小小面点师”,认真地揉捏面团、包入香甜的馅料、再用模具仔细压制成型。
当一个个印着精美花纹、饱含着期待的自制月饼被送入烤箱,空气中渐渐弥漫开诱人的甜香。孩子们望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无比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小小的月饼,包裹的不仅是甜蜜的馅料,更是对劳动价值的体悟与对团圆佳节最真挚的期盼。
此次中秋主题活动,是梨林小学“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以诗育心,以劳育美,让孩子们在诗意盎然的田园里亲近了传统,在亲手实践中学会了创造与分享,为他们的成长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代松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