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与中秋的双节钟声敲响,一场为期12天的铁路运输大考如期而至。汕头站作为"粤东交通枢纽",以57.3万预计到发旅客、8%的同比增长数据,印证着假期出行的热度,更以一系列量身定制的运输与服务举措,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便利。
运力调配的"精准度",是顺畅出行的核心保障。面对探亲、旅游、商务三大客流的集中释放,汕头站没有采取"一刀切"的运力安排,而是聚焦流向、细分时段,以"一日一图"的动态调控模式科学应对。日均100列的开行规模、211列加开列车、52列夜间高铁,再加上长编组列车对广州、深圳等热门方向的重点覆盖,不仅精准匹配了10月7日、8日超4万人的返程高峰需求,更用密集且灵活的运能网络,为旅客编织出一张"说走就走"的便捷出行网。这种以数据为基、以需求为要的调配思路,让铁路运输告别了"运力过剩"或"一票难求"的尴尬,彰显了交通枢纽的责任担当。
便民服务的"暖色调",是提升体验的关键落笔。从优化进站换乘流线、增开安检验证通道,到加强关键处所值守、为老幼病残孕旅客开辟绿色通道,汕头站的服务升级藏在每一个细节里。"金凤服务岗"的线上预约与线下响应高效联动,电子身份证办理等便民举措解决了旅客的"燃眉之急";与地方交通部门协同加密接驳频次,特别是夜间高铁的交通保障,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而站内新增的便民自助快递柜,更让携带超量物品的旅客免于"弃件"浪费,用贴心设计化解了出行小烦恼。这些举措没有宏大的口号,却以"想旅客之所想"的细腻,让旅途多了份安心与温暖。
文旅融合的"新玩法",是枢纽功能的延伸拓展。汕头站并未将自身局限于"运输站点"的单一角色,而是主动链接地方文化与旅游资源,让交通枢纽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第一窗口"。联合澄海区文旅部门推出的2万张旅游推广券,让旅客凭高铁票就能收获"畅游澄海"的见面礼,将"高铁+旅游"的惠民模式落到实处;10月1日候车室内的以潮剧、潮语歌曲等本土文化节目,既为候车时光增添了节日氛围,更让南来北往的旅客感受到汕头的文化底蕴。这种"交通+文旅"的融合创新,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让铁路枢纽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凝聚城市精神的重要纽带。
双节运输既是对铁路运力的考验,更是对服务温度的检验。汕头站以精准的运力调配、暖心的便民服务、创新的文旅融合,交出了一份让旅客满意的答卷。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交通枢纽不仅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更可以成为传递民生温度、展示城市活力的平台。当每一列高铁安全抵达,每一位旅客舒心微笑,便是对"安全、有序、便捷"出行承诺的最佳诠释,也为节日里的中国铁路写下了生动注脚。(范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