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

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67500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33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兰屿这名字是1946年才改的,之前清朝史籍里叫它红头屿,更早的明朝文献还称它为红豆屿。改名是因为岛上到处长着蝴蝶兰,这种兰花在热带雨林气候里长得格外繁茂,也成了小岛最鲜明的标志。 不过达悟族人有自己的叫法,他们管这里叫“人之岛”,这伙台湾唯一的海洋原住民,祖先八百年前从菲律宾巴丹群岛迁过来,至今和那边的人还能聊到一块儿去。 岛上现在住着四千八百多人,大多是达悟族,分成六个部落散在各处,野银部落还留着不少百年地下屋,房子一半埋在土里,外围垒着石头墙,只露个屋顶在外面。 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毕竟兰屿是出了名的“风岛”,2023年台风“小犬”路过时,风速计都被每秒95.2米的阵风弄坏了,这种半地下的房子刚好能躲台风,住起来还冬暖夏凉。 达悟族人的生活里,飞鱼是绕不开的主角,每年春天的飞鱼祭是岛上最隆重的仪式,男人们划着手工拼板舟出海,船身上的木雕花纹刻得极为精巧。 但这些年传统生活慢慢变了,2014年前后岛上开始盖起五颜六色的民宿,2015年连711都开了张,开业那天赶上台风天,货架上的东西还是被抢空了,穿传统丁字裤的小朋友举着甜筒的样子,成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缩影。 游客多了烦恼也跟着来,2013年岛上游客暴增至15万人,全岛才两千多常住居民,一天挤进来五百多人,两百五十辆机车把环岛公路堵得满满当当,垃圾和噪音让当地人怨声载道,后来只好打算收50块清洁费,还琢磨着给游客总量设上限。 更让人心烦的是1982年搬来的“不速之客”,核废料,近十万桶低放射性废料埋在贮存场,虽然说是隔离衣、垃圾这类东西,但2008年发现四千多桶都锈了,有的还裂了缝,当地人吵了几十年也没解决。 从位置上看,这岛的战略价值藏都藏不住,它离台东49海里,北距绿岛40海里,南边正对着菲律宾巴丹岛,刚好卡在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火山海脊上。 早在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就把这儿当航标,中国商人去菲律宾也靠它认方向,东边一脚踏进深海外海,西边连着台湾本岛,作为太平洋上的支点,不管是海洋权益维护还是航运安全,都有着没法替代的作用。 现在的兰屿还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纠结,野银部落的老人不愿被游客拍照,觉得会带走灵魂,年轻人却靠着民宿赚起了钱。核废料的补贴有人依赖,有人却盼着赶紧运走。但这座火山堆成的小岛,就像太平洋上的一块坐标,既装着达悟族的千年记忆,也守着一片海域的战略命脉,安安静静地在风浪里站了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