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

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美国关系密切!完全听从美国的领导!其二、台湾本土派!以王金平为代表也就是马英九讲的所谓的黑金政治!他们从不提“九二共识”!跟美国几乎没有来往!国民党大多县市长都是这派的人!他们都只讲和平不讲统一!   马英九算是亲美派里的标志性人物。他从不避讳对“九二共识”的认可,甚至直言这个共识是两岸和平的护栏,没有任何替代方案。2023年在美国演讲时,他还特别提到2015年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强调那次会面正是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   但马英九的亲美立场同样鲜明。他的团队与美国政界保持着常态化沟通,许多政策调整都会提前顾及美国态度。这种“承认共识又亲美”的平衡术,成了他政治风格的鲜明标签。   朱立伦则把亲美色彩渲染得更浓。他2022年访美时直接宣称国民党是亲美政党,还强调要“与中共做价值与制度的竞争”。更值得玩味的是,他把“九二共识”比作美国的一中政策,称之为“没有共识的共识”,这种表述当即遭到国台办的严正驳斥。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明确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清晰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不容任意扭曲。朱立伦的言论,本质上是想在亲美立场和两岸政策间找缝隙,结果反而暴露了这一派别“看美国脸色行事”的底色。   另一派以王金平为代表的本土势力,则走着完全不同的路子。王金平深耕台湾本土政坛数十年,他的影响力多来自地方人脉网络,这种背景也让他被贴上了“黑金政治”的标签,马英九就曾公开批评过这类现象。   这一派别对“九二共识”始终采取回避态度。他们从不主动提及这一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更不会像马英九那样公开为其站台。在他们的话语体系里,“九二共识”仿佛是个不能碰的禁区。   与亲美派不同,王金平们几乎不与美国政界建立深度联系。他们的精力全放在台湾本土事务上,尤其注重维系地方派系的利益纽带。这种“重本土轻外联”的特点,让他们与亲美派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关键的是,国民党内的县市长群体,大多偏向本土派的立场。这些地方首长深谙基层选民的诉求,发言时总把“和平”挂在嘴边,却绝口不提“统一”二字。他们的政策重心全在地方治理和民生议题上,对两岸关系的宏大叙事刻意保持距离。   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他虽然提到“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基石,但执政重点始终放在吸引大陆观光客、促进地方经济上,对统一议题同样避而不谈。这种“只谈交流不谈统一”的倾向,正是本土派的典型特征。   台湾陆委会曾发布报告,猜测大陆会借地方交流强化与台沟通,这从侧面印证了国民党本土派县市长在两岸互动中的特殊角色。这些地方官既不想得罪大陆影响地方利益,又不愿因谈统一失去本土选票,只能在“和平”的表述里找安全区。   亲美派和本土派的拉扯,让国民党陷入了尴尬的两难。亲美派想靠美国背书巩固政治地位,却因承认“九二共识”被绿营攻击“卖台”;本土派想靠地方势力稳住选票,却因回避共识被质疑“两岸政策模糊”。   这种内部撕裂带来的后果很直接。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始终拿不出统一且坚定的立场,一会儿跟着亲美派强调“价值竞争”,一会儿又跟着本土派主打“和平牌”,最终让选民觉得“两头不靠”。   更讽刺的是,这两派的矛盾还会在选举时集中爆发。亲美派指责本土派“搞黑金败坏党誉”,本土派则反击亲美派“脱离本土民意”,互相攻讦的场景屡见不鲜。这种内耗,让国民党的竞争力持续下滑。   说到底,国民党的派系分化,本质上是“亲美路线”与“本土利益”的冲突,是“两岸共识”与“选举现实”的碰撞。这两股力量的拉扯没有尽头,而这种拉扯本身,早已让国民党的两岸立场变得模糊不清。   官方信源: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台办评朱立伦访美言论:“九二共识”不容任意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