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秀才本有疑问,听了年羹尧的一番话后,立刻下跪叩首,随后带着小妾离开了。 年羹尧这人,出生在康熙十八年,安徽怀远出身,家里是汉军镶白旗,父亲年遐龄做到湖广巡抚,家里底子厚实。他从小耳濡目染官场规矩,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进翰林院当检讨,批阅文书那是家常便饭。没几年升侍读学士,康熙四十二年转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管祭祀礼仪,校对礼单细致入微。康熙四十六年出四川布政使,次年升巡抚,驻成都总督府,边疆巡视督促粮草,军务上手快。 康熙四十八年,他改任川陕总督,镇西北要冲,检阅士兵刀剑齐鸣。雍正元年封一等公,加太保,任抚远大将军,领兵征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军中调度严密,士兵畏服,攻克据点捷报频传。雍正加封二等公,赐黄马褂,凯旋入京队伍浩荡。西北平叛他立下大功,雍正帝倚重有加,军权在握,赏赐随意发放。可人一得意,尾巴就翘起来,奏折自称劳苦,风头渐盖主子。 雍正三年三月,朝廷翻脸,革去一切职衔,列九十二条罪状。骄纵专横、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罪名堆成山,簿册厚厚一摞。年羹尧明白,这不是小过,雍正要他死,不止骄横,还因他知太多。夺嫡时他扛兵马撑腰,西北乱局亲披挂上阵,功劳不小。可踩到龙颜忌讳,“先看圣旨再下诏”的做派,等于自掘坟墓。赐死令下,没斩首,算留点体面,可全家牵连,长子年富、次子年盛早被盯上,子嗣一个不留。 杭州那边,有个妾怀孕五月,这消息没上奏,没人知晓。年羹尧不想赌皇帝仁慈,飞鸟尽良弓藏,他当过猎手,太懂功臣下场。得托孤,不是亲戚门客,选了个秀才岳钟举。此人当年穷到揭不开锅,受他资助渡饥荒,寒门出身,骨头硬,无官无职,没背景,最保险。计划周密,孩子出生交给秀才,原名不提,改姓“生”。这“生”字一笔之差,从“年”去横,藏血脉痕迹,看得懂的懂,看不懂查不到。 年羹尧临终前安排清楚,改姓生,迁江都,认秀才义父,抚养成年。江都有生姓人家,不起眼,人杂查难,还送箱子银锭田契金器,够买命用。秀才接下,带小妾南下。两年后扬州村落多户“生家”,孩子落地即姓生,没叫过父亲,秀才守主仆义,不碰小妾。名义夫妻,实则延续旧恩。年羹尧死后,尸骨无存,雍正禁入祠,不准墓,连名字成禁忌。 年羹尧生平,起步顺风顺水,康熙朝就露头角。进士后翰林生涯稳扎稳打,处理宫中文书一丝不苟。出四川巡抚,边疆事务上手,督促关隘粮草,马队尘土飞扬。川陕总督时,军营检阅士兵列队整齐,鞭子一挥刀剑出鞘。雍正上台,他扶保有功,封公领兵,青海战场推进迅猛,雪地掘壕箭矢呼啸。战后奏捷,雍正赏赐不断,黄马褂接旨跪地捧卷细读。 可骄横渐显,军中赏赐随意,奏折自夸劳苦,结党迹象明显。雍正三年罪状下来,专横跋扈首当其冲,贪墨营私次之。朝廷钉“污吏榜样”,他明白输定,掉头难走。赐死前,全家命运悬一线,长子早亡,次子三子待斩。杭州妾孕事成一线生机,没上报,火种般藏起。选岳钟举托孤,当年雪夜资助,他递银两许庇护,今换旧义。 姓“生”设计巧妙,年字去横即生,血脉匿迹。迁江都郭村镇,置田买屋,够一家安身。箱中物件足用,秀才携妾离开,悄无声息。扬州生家落地,孩子习字点灯临帖,十岁会读写,十一岁枕下玉块刻“生年不忘”。成年娶妻成家,开枝散叶,只在家庙空牌位清明焚纸,不许外人问。族谱记始祖讳不详,年庚藏匿,祖训宁失言不泄名。 年羹尧落马,雍正清洗彻底。九十二条罪状详尽,骄横为首,触帝王底线。西北功劳大,却知夺嫡内幕,皇帝忌惮。赐自尽北京宅邸,门扉合上,全家灭门。长子年熙夭折,次子年富处死,三子年斌贬贱籍,子嗣绝。生脉在江都悄生,避查验,世代耕读。民国扬州生氏,口传清代皇亲隐姓留脉,风水转百年,朝代更迭,血脉不灭。 托孤一招,年羹尧死前挣扎,不是求活求同情,是求续香火。秀才执行分毫不差,不为功不求名,守假身份真承诺。孩子长大进学堂,家庙纸灰飞扬,牌位空置香火续。年家旧事成禁,唯有这支生姓,夹历史缝隙存活。改姓不只躲避,是在权力前留一线,活着就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