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她顺利诞下了龙裔,这时候的顺治后悔了,想着把龙裔接回来,但是老丈人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孟古青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父亲吴克善是卓礼克图亲王,家族在草原上势力不小。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女,这层关系让她从小就备受关注。清朝为了稳固满蒙联姻,孝庄亲自挑选她作为顺治帝的妻子。1650年,旨意下达,科尔沁那边热闹起来,吴克善一家开始准备嫁妆和行程。孟古青就这样从草原少女变成皇宫媳妇,这桩婚事不光是个人事,还牵扯到整个部落的地位。 婚礼定在1651年,顺治帝在太和殿正式册立她为皇后。那时候她才十六岁,史书记载她长得漂亮,还挺聪明的。刚进宫,两人还算和睦,顺治对她印象不错。宫里规矩多,她得适应满汉蒙古的混合礼仪。起初,她在坤宁宫处理些后宫琐事,日子过得平稳。但没多久,她的个性就露出来了。她爱奢侈,衣服非得镶珠宝宝石才行,不然就扔一边。吃饭也挑剔,总要金银器具,用银的就直接砸了。这跟顺治的节俭作风完全对不上眼,两人小摩擦开始多了起来。 孟古青还有点醋劲大,她对顺治和其他妃子接触特别敏感。宫里传闻她派人监视皇帝的动向,只要顺治多看谁一眼,她就想方设法阻拦。这让后宫气氛紧张,顺治觉得被管得太死。两年下来,这些问题积累成大疙瘩,顺治开始避开她,两人实际分居了。孟古青的这些毛病,在宫廷这种地方,本来就容易出事。她仗着蒙古背景和孝庄的关系,没太收敛,结果把婚姻搞得一塌糊涂。史书上说她容貌好但行为不当,这也成了后来废她的借口。 其实,顺治帝那时候才十几岁,正值亲政初期,宫里多尔衮的影响还没完全散去。孟古青的选婚本是孝庄为了拉拢蒙古势力,但她自己没适应宫廷生活。她的奢侈不光是个人习惯,还反映出蒙古贵族的游牧风气跟中原宫廷的严谨格格不入。顺治主张节省开支,她却大手大脚,这在财政紧张的清初,简直是添乱。加上她对妃子的嫉妒,让顺治觉得皇后位置坐不稳。分居后,宫中事务她管得少了,顺治的怨气越积越多。到1653年,他终于忍不住去找孝庄诉苦。这段婚姻从甜蜜到破裂,就这么一步步走来,暴露了大清后宫的权力游戏。 1653年,顺治帝去找孝庄文皇后,哭诉了跟孟古青的矛盾。孝庄看儿子被折腾成那样,加上她自己也想稳固皇权,就点头同意废后。顺治马上行动,命礼部查前代废后案例,但大臣们集体反对。冯铨、陈名夏这些人上书,说皇后母仪天下,废了她会坏了皇帝名声,还拿汉光武帝、宋仁宗比。顺治气坏了,坚持列出三条理由:孟古青无能,是多尔衮时期定的婚,没经他挑选。其实这些理由站不住脚,多尔衮死得早,顺治自己也同意过婚事。但他铁了心,孝庄默许后,大臣们没法再拦。 1654年,顺治正式下旨,废孟古青为静妃,迁到侧宫。旨意一出,宫里震动,群臣在太和殿上疏劝阻,礼部尚书胡世安带头跪求。顺治驳回所有奏折,还惩处了几个反对的官员,像孔允樾被贬。九月,诸王大臣开会,顺治重申忍耐两年多,必须废。孟古青就这样被赶出坤宁宫,收拾东西回蒙古。路上她已怀孕,但没人知道。吴克善接到消息,赶紧进京朝见,顺治在殿上赐宴,但没改主意。孟古青到科尔沁后,在父亲帐篷里安顿下来。几个月过去,她生下儿子,这消息传回北京,顺治后悔了,派使者去要孩子。 吴克善直接拒绝了使者,说孩子不能走。有些野史说孟古青还威胁出兵,但正史里主要是父亲挡着。这事让清廷尴尬,满蒙关系差点闹僵。顺治想接龙裔回宫继承,但蒙古那边仗着部落势力,硬是不松口。孟古青的怀孕本是秘密,生子后她留在草原,彻底断了宫廷路。这桩废后风波,不光是夫妻不合,还牵扯到政治联姻的脆弱。 顺治的决定虽不顾群臣,但也反映出他亲政的决心。孟古青被废时,正值清初稳定期,废后容易引起蒙古不满。吴克善进京时,顺治赐宴是安抚,但索要孩子时被拒,就暴露了裂痕。史料如《清世祖实录》记载,吴克善和巴达礼等人谒见皇帝,获赐物,但孩子事没谈成。孟古青生子后,清廷多次派人去要,都被挡回。这拒绝直白有力,让顺治没法强来。毕竟蒙古是清朝盟友,不能轻易翻脸。整个过程,孟古青从皇后到废妃,再到草原母亲,地位跌得狠,但她靠家族撑腰,没完全倒霉。 孟古青回科尔沁后,就在那边定居,吴克善安排她生活,儿子由她抚养。清廷没死心,1656年又派人去索要男孩,但吴克善还是拒绝。康熙元年,她被召进京,可能参加顺治周年祭,孝庄给她五福晋同等待遇,赐了缎匹和家具。但她没久留,二月底就护送回蒙古。从此,她没再进宫,史书上也没她常居记录。清廷档案显示,她没列入顺治后妃名单,算是彻底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