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蛟龙号”深潜英雄走进校园 大国工匠精神点亮青春梦想

“蛟龙号”世赛会旗巡游科普讲座,9月23日在上海民办兰生中学举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高级潜航员、“蛟龙号”主驾驶员唐嘉陵走进兰生中学,以“跟着‘蛟龙号’一起去深海探险”为主题,为200余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将深海探索的壮阔图景与大国工匠的卓越精神生动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业深度可达7000米,可搭乘3人,配备推力器7台,7功能机械手2台,作业载荷达220公斤,具备自动定向、定深、定高、定速、悬停作业能力和避碰、成像、微地形测绘功能,是我国深海探测领域的顶尖技术代表之一。

唐嘉陵作为我国首批自主选拔、培养的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全程参与了蛟龙号潜水器1000米至7000米海上试验,直接参加下潜24次并连续3年驾驶潜水器达到海试最大深度、刷新最长水下时间,取得了大量珍贵的作业成果,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深潜英雄”称号。

今年6月,上海第48届世赛会旗搭乘“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潜入深海,见证“蛟龙号”一次次下潜突破极限在深海书写“中国智造”的精彩。在9月22日世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这面写满“蛟龙号”科考队员签名的世赛会旗传递到上海第48届世赛执行局。

“蛟龙号”世赛会旗巡游科普讲座,是“世赛基层行”系列活动之一。在讲座中,唐嘉陵以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揭开了深海的神秘面纱,展示了操作“蛟龙号”所需的各种技能,譬如在2-3米外操作机械手臂,把测温插探针入直径仅1厘米的海底高温热液喷口,更以亲身经历深情讲述了成就“大国重器”背后的“大国工匠”群像。

他指出,从“蛟龙号”的立项研制到一次次突破极限的海试,正是一代代技能人才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结果。他特别分享了团队中的感人故事:大国工匠顾秋亮,能辨识出发丝五十分之一细微的表面缺陷,确保潜水器密封万无一失;蛟龙号总装装配班组骨干杜坤,首创了一套载人潜水器总装工作方法,解决了载人舱舱扣盖开关间隙、观察窗玻璃安装精度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有团队成员在恶劣海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优先保障国家重大装备的安全……

正是这种“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支撑着中国深潜事业从300米走向7000米,直至万米深海。

唐嘉陵坦言,“蛟龙号”“奋斗者号”等大国重器的诞生,离不开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征程中的坚实脊梁。他勉励同学们,无论是探索深海的未知世界,还是钻研知识的无穷海洋,都需要这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听完讲座,我感觉心潮澎湃。”六年级的任润泽同学深受触动,“尤其是队员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刘源同学说:“未来我会努力学习,像深潜英雄一样拥有一技之长!”兰生中学希望同学们传承深潜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在技能的赛场上勇攀高峰。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结束,象征深潜精神与工匠品格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悄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