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奶奶误用白酒给1月大孙子冲奶,妈妈:喝了120ml,孩子当时才1个多月“我回去时

奶奶误用白酒给1月大孙子冲奶,妈妈:喝了120ml,孩子当时才1个多月“我回去时孩子全身泛红 浑浑噩噩的” 近日,贵州。奶奶误将桶装的白酒当成纯净水,给刚一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连酒带奶一共120ml ”,宝妈卢女士告诉记者,“中午就有反应了,下午4点才告诉我”。 卢女士到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手都忍不住发颤。那天她是临时被公司叫去处理急事,出门前反复跟婆婆叮嘱:“妈,冲奶粉一定要用厨房那个标着‘宝宝水’的瓶装水,凉白开也行,千万别拿错了。”婆婆当时拍着胸脯应得干脆,说自己记牢了,让她放心去。可谁能料到,就是这短短几个小时的功夫,竟差点出了人命。 原来卢女士家厨房角落放着两桶一模一样的透明桶装液体,一桶是她特意买的纯净水,专门给孩子冲奶粉用;另一桶则是公公平时喝的散装白酒,度数还不低,足有50多度。婆婆年纪大了,眼神本就不太好,加上没仔细看桶上的标签,随手就拎起白酒桶往奶瓶里倒了水,又舀了几勺奶粉摇匀,喂给了哭闹的孙子。 孩子刚喝完那会儿还没显出异样,可没过半小时,就开始哼哼唧唧地扭动,小脸也慢慢红了起来,像被煮熟的虾子。婆婆还以为是孩子热着了,顺手把包被掀开了点,没太当回事。直到中午过后,孩子哭累了睡过去,可睡得极不安稳,呼吸又快又重,小嘴巴里还时不时冒出点奶沫子,浑身滚烫得吓人。 即便这样,婆婆还是没敢第一时间告诉卢女士。她后来跟儿媳说,是怕卢女士着急,也怕自己挨骂,总想着“说不定孩子睡一觉就好了”。就这么拖着,直到下午4点多,卢女士忙完工作赶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孩子躺在床上,小脸通红得发紫,闭着眼睛浑浑噩噩,叫他名字一点反应都没有,她的心瞬间就揪紧了。 “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一把抱过孩子就往医院冲!”卢女士说,路上她一个劲地催出租车司机开快点,怀里的孩子身子烫得像块烙铁,呼吸越来越弱,她眼泪止不住地掉,一遍遍地喊着孩子的小名。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一问情况,当即就变了脸色,赶紧给孩子做检查。抽血结果出来,孩子血液里酒精浓度严重超标,已经出现了酒精中毒症状,再晚来一步,很可能损伤肝脏和大脑,甚至有生命危险。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一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抢救。医生给孩子进行了洗胃、输液排毒,卢女士和丈夫就守在监护室外,一分钟都不敢离开。“那几天我没合过眼,一想到孩子那么小,要遭这种罪,我就恨自己没把东西放好,更恨婆婆瞒了这么久!”卢女士的声音带着哭腔,她说婆婆后来也急得直掉眼泪,反复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就是老糊涂了,可再后悔也换不回孩子遭的罪。 好在经过几天的治疗,孩子的酒精中毒症状终于缓解,各项指标慢慢恢复正常,总算脱离了危险。出院那天,医生特意拉着卢女士和她婆婆叮嘱:1个月大的婴儿肝脏等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几乎为零,哪怕是极少量的酒精,都可能导致中毒,严重的会引发呼吸衰竭、脑水肿,甚至留下智力障碍等终身后遗症。“以后给孩子冲奶粉、喂东西,一定要看清楚、问明白,千万别凭感觉来!” 这件事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心疼孩子:“这么小的娃遭这罪,想想都心疼!”也有人理解婆婆的疏忽,但更气愤她的隐瞒:“老人年纪大难免犯错,可发现不对劲还不及时说,这才是最要命的!”还有不少宝妈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家也出过类似的事,婆婆差点给孩子喂了过期的辅食,从那以后我家吃的用的都贴了大标签,就怕出意外。” 其实像这样的“育儿疏忽”,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有的老人误把成人药当成儿童药喂给孩子,有的把蜂蜜水(1岁内婴儿不宜食用,可能引发肉毒杆菌中毒)当成“营养品”给宝宝喝,还有的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喂饭,导致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背后藏着的都是对婴幼儿护理知识的匮乏,以及对“小问题”的轻视。 卢女士说,经过这件事,她把家里所有危险品都重新归置了,孩子的用品单独放在一个柜子里,贴满了醒目的红色标签;她还特意找了些婴幼儿护理的科普视频,拉着婆婆一起看,让婆婆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对不能做。“不是要怪老人,而是要让她知道,照顾孩子半点马虎不得,有任何不对劲,第一时间就要说,别因为怕挨骂耽误了孩子。” 如今孩子虽然康复了,但卢女士心里的阴影却没散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所有家长,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娃的,一定要做好沟通,把育儿的注意事项讲清楚、做到位;更要提前做好防范,把可能对孩子造成危险的物品收好不外露。毕竟,孩子的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一次疏忽,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