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欧盟稀土一到手,又开始反华了,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立即转变,制裁令将发往

欧盟稀土一到手,又开始反华了,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立即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刚让欧洲工厂重新转起来的稀土还没捂热,12 家中国企业就收到了欧盟的制裁预警,这翻脸速度快得让人咋舌。要知道,这些企业涉及的石油贸易、炼化业务,每年跟欧洲的生意额就超过 80 亿欧元,真要是断了往来,受损的可不只是一方。   事情得从那笔 2582 吨的稀土说起。8 月份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环比涨了两成多,这个数字直接让欧洲的新能源工厂松了口气。   毕竟之前因为稀土断供,欧盟企业光是 8 月就经历了 7 次停产,小到手机芯片,大到风电磁铁,没了稀土根本玩不转。谁都清楚,欧盟 97.8% 的稀土都得从中国拿,这可不是随便找个替代就能解决的问题。   可谁能想到,稀土刚运到欧洲港口,欧盟的制裁清单就跟着来了。第 19 轮对俄制裁方案里,12 家中国企业被贴上了 “协助规避制裁” 的标签,理由说得挺严重,却连半点实在的交易证据都拿不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这份制裁还得 27 个成员国全同意才能生效,现在匈牙利、斯洛伐克已经明确反对,德国也在担心供应链被打乱,能不能落地还两说。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的门道。欧洲智库早算过账,中国不仅控制着全球 85% 以上的稀土加工环节,连铜、锂、钴这些新能源关键材料的精炼也占着大头。   欧盟自己搞的 “欧洲稀土联盟” 砸了 120 亿欧元,可建工厂要过环保关,技术门槛又高,没个五年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成本还比中国高 3 倍多。   立陶宛就是个例子,之前因为对华态度有问题,稀土进口少了 40%,当地企业成本立马涨了 15%,这教训还不够明显吗?   说穿了,欧盟这波操作更像是在给美国 “交差”。有消息说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施压,要求盟友对中俄加征关税,欧盟不敢直接答应,就拿中国企业开刀表态度。   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这么一闹,倒把自己的软肋全暴露了 —— 德国经济研究所都预测了,要是稀土贸易真断了,欧盟新能源产业得面临近两年的供应危机,10 万个工作岗位都要悬。   中国这边的态度也很明确,商务部早就放话会维护企业权益。之前欧盟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咱们立马就反制了两家欧洲银行,手上的牌可不少。   而且这些单边制裁本来就没联合国授权,企业完全能通过 WTO 申诉。更关键的是,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本来就符合国际规矩,真要是收紧出口,着急的只会是那些等着开工的欧洲工厂。   一边张嘴要着维持产业运转的稀土,一边举着制裁大棒威胁供应商,这样的操作实在说不过去。   欧洲的绿色转型计划全靠新能源撑着,而新能源的核心材料又离不开中国,这种深度绑定的关系,本应该用合作来维护。现在为了政治站队硬要制造矛盾,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的经济。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你觉得欧盟的制裁能真正落地吗?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