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颗粒饱满的水稻。
水稻收割现场。本报记者吴树江摄
□邬微王伟郭斌本报记者吴树江
近日,鹤岗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市人民广场举办农业丰收庆祝活动。
定制化农业推介专区里,农技人员现场答疑;绿色食品展区前,包装精美的杂粮、山货引得市民驻足;现代农业图片展长廊中,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的变迁直观呈现——通过多元形式,鹤岗市“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四个农业”建设的亮眼成效集中亮相。
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更是人气爆棚。百余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带来的林下山珍、地方特色干货、深加工农产品琳琅满目,今年新增的特色养殖展台尤其吸睛:憨态可掬的香猪、形态独特的鸵鸟,以及白羽鸡深加工制品,成了市民争相了解的“网红展品”。
广场上的欢庆尚未落幕,田间地头的丰收画卷已徐徐展开。在鹤岗市东山区的新华农场水稻高产示范田,连片稻穗沉甸甸垂下,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这片田采用水稻钵育大苗机插秧技术,不仅成熟期能提早5天以上,籽粒还特别饱满、结实率高。”高级农艺师张春贵蹲下身拨开稻穗,语气中满是自豪,“单块高产地块预计亩产超900公斤,整个225亩示范田的平均亩产也能突破800公斤。”
鹤岗市持续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技、良制”深度融合,今年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面积超30万亩,垦地合作托管面积突破4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覆盖15万亩。2025年全市总播种面积达854.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2.5万亩,较省级任务超额4万亩。目前农作物长势喜人,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67亿斤以上。
鹤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丛跃介绍,力争10月25日左右完成全部秋收任务,11月底实现“黑色越冬”,为明年农业生产筑牢“沃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