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令人意外,更可以说是十分荒诞。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9月25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车09863.HK)和其全资子公司凌跑汽车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跑汽车商贸”)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案号为(2025)粤0111执13502号,执行依据文号为(2023)粤0111民初25175号。
而有意思的是,该消息曝光的同一天零跑汽车则刚刚举行完第100万台整车下线仪式,这也标志着零跑正式跻身国内新势力“百万俱乐部”第二席,同时也证明了零跑汽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要知道,零跑汽车从第一辆到50万辆用了5年时间,而从50万辆到100万辆,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凭借着全栈自研的成本优势和实惠的终端价格以及丰富的产品布局,零跑汽车不仅获得了市场认可,而且也已经了营业收入与利润的转正。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转正,且刚完成26亿元增资的背景下,这则被列为失信执行人的消息显得可笑而荒诞。
我说他可笑是因为,相关信息显示,涉案标的金额不过数百万元,说实话,并不算是“多大的事儿”,尤其是对于眼下已经在香港实现上市并且经营业绩和销量双丰收的零跑汽车而言,这点金额不过是“毛毛雨”。
我说他荒诞则是因为,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影响恐怕是不光彩的。不仅因为相关通报涉及到了零跑汽车的品牌形象及其法人代表朱江明,更因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业的经营漏洞。
这点金额对于零跑汽车而言确实不算什么,但为什么拖到了现在还没解决,直到被法院列为了失信执行人?这点则是需要零跑内部反思的。
毕竟,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让企业被贴上失信的标签,在汽车行业资金密集型属性下,失信记录也可能推高融资成本,而朱江明的限高令则可能会影响企业商务活动开展,尤其是拉开距离观察,小小的债务更像是企业的信誉试金石,也暴露出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艺术与水平。
总之,此次事件看似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个人认为,车企在谋求快速发展,也应加强企业运营管理,既要有冲刺百万台的速度,更要有妥善处理债务的责任心,毕竟如今的零跑已非“吴下阿蒙”,其已经进入到细节决定成败的新阶段。
写在最后: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此事,目前零跑尚未公开回应,该事件是否另有隐情?我们也不得而知,但相信零跑汽车本着对消费者、投资者以及自身负责的态度,会给出相关回应,对此我们亦将保持关注!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