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三级联动”确保困境儿童身心康健!漯河临颍在全省会上作典型发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寇志张杨学尧

9月25日,全省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召开,漯河市临颍县以《“三级联动”筑根基“双向纽带”润童心》为题,就构建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体系经验做法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作为全国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试点县,临颍县依托试点政策,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全面落实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突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系统构建了“精准识别、专业介入、多元联动、长效发展”的工作模式,推动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全面提升、长远发展各方关爱,有效提升了困境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三级网络筑牢体系化服务根基

将关爱服务工作纳入县政府重点议事日程,加大资金、人力要素投入,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改造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成16个乡镇未保站(每个乡镇未保站配备专业民政社工2-3名),依托351个儿童之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打造“15分钟关爱服务圈”,打通了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最后一米”,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儿童之家”三级关爱服务网络。

实施分级预警强化精准化识别干预

依托AI智能心理测评系统,整合教育、卫健、残联等多门数据信息,结合儿童主任及社工常态化入户走访,完成“一人一档”心理成长档案4000余份,为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建立“三星预警+动态管理”机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帮扶,对高风险(三星)儿童,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双师团队一对一深度干预;对中风险(二星)儿童实施定期随访监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一般关注(一星)儿童,通过普惠性预防发展性务予以关怀,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截至目前,已开展个案服务242例,成功化解多起心理危机,形成了“发现—评估—介入—跟踪—结案”完整服务闭环,确保了干预有效性与连续性。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专业化关爱水平

始终坚持专业引领,注重将现代心理学同中医心理等优秀传统智慧有效融合,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心理服务路径。特别是引入“身心同治”科学理念与方法,推动服务内容从侧重于保障基本生存的向促进全面发展转型升级。与301医院陶然院士中医心理团队合作,开展“身心同治”,结合情志理论与现代心理学,改善儿童焦虑、抑郁等身心症状。推行“团辅+个辅”双轨模式,针对困境儿童社交恐惧、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开展各类主题团体辅导220场,服务4500余人次;创新开展艺术绘画心理团辅,鼓励儿童通过非语言绘画表达并洞察内心世界、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探索“社工师+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三师团队协作,从儿童、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综合介入,着力改善亲子关系,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从根本上滋养儿童心理健康,实现“解决一个问题,温暖一个家庭”的积极社会效应。

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支持生态

跳出传统补救型服务局限,构建“发展型关爱”模式,通过组织沉浸式体验和系统性赋能项目,激发儿童内在潜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实现从“生存保障”向“全面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开展红色研学行动,组织200名困境儿童参加“追光少年”红色研学夏令营,常态化举办爱国主义教育研学30余场,通过观升旗、访名校等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与感恩之心。常态化实施“点亮微心愿”活动,达成心愿312个,发放“暖心包”209份,以“微公益”释放“大能量”。积极构建“民政社工引领+志愿者助力+公益资源补充”协同机制,动员整合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筹集善款物资30万元,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情感陪伴、心理支持、医疗救助等全方位、多维度支持,构建“政府保基本、社会补短板、爱心助成长”的良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