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贾玲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拼命减肥的后果是失去了大众的喜爱。 贾玲减肥成功按道理来

贾玲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拼命减肥的后果是失去了大众的喜爱。 贾玲减肥成功按道理来讲是一件开心的事,可由于她一下子瘦了下来,让人突然不能接受了。 谁没在深夜刷到过贾玲在节目里抢火锅肉的片段啊?以前她在《王牌对王牌》里,裹着宽松的卫衣,随手把桌上的沙琪玛塞给台下观众,笑着说“吃啊,别跟我客气,我这体重就是这么‘攒’出来的”,那时候镜头里的她,眼睛弯成月牙,嘴角沾着点零食渣,像极了家里会把好吃的都留给你的亲姐姐——大众喜欢的哪里是她的体重,是藏在“不紧绷”形象里的那份烟火气,那份“我们都可以不完美”的亲切感。 减肥后的她,第一次穿修身连衣裙亮相活动时,全网都在夸“变美了”,可评论区里藏着不少小声的失落:“突然觉得她离我远了点”“以前看她演小品,会觉得‘她跟我一样爱吃’,现在看她,好像我得踮着脚才能跟上”。不是大家苛刻,是这么多年,我们早把对“温暖、不内卷”的情感寄托,悄悄绑在了她之前的样子上。比如她之前拍《你好,李焕英》,穿着花衬衫、扎着马尾,在厂区里啃包子的镜头,多少人看哭了——那是我们记忆里妈妈、阿姨的样子,带着生活的温度,可现在她站在聚光灯下,腰细了,下颌线清晰了,连笑的时候都下意识收了收嘴角,那份“不管不顾的松弛感”,好像跟着体重一起少了点。 更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其实没丢那份烟火气。拍《热辣滚烫》时,她在片场还会跟工作人员分享减肥期偷偷藏的巧克力,说“就吃一小块,没事”;采访里被问“瘦了会不会有压力”,她还是直白地说“有啊,以前胖的时候能随便瘫在沙发上,现在得注意姿势,怕衣服显皱”——可大众看不见这些细节,只看到了镜头里那个“变精致”的她。就像有个老粉说的:“我知道贾玲还是那个贾玲,可我就是忍不住怀念以前那个能跟我一起吐槽‘减肥好难’的她,现在她成了‘减肥成功的榜样’,我反而不敢跟她‘共情’了。” 这哪是“不能接受她瘦”,是不能接受“自己的情感寄托变了样”。以前我们看贾玲,像看一个“不用刻意完美”的同类,她的“胖”是一种符号,代表着“不用卷身材、不用装精致”,可她瘦了,这种“同类感”突然断了。有人说“贾玲凭什么不能为自己活?”,其实大家都懂这个理,甚至会为她的勇敢鼓掌,可转过头还是会忍不住翻出她以前的搞笑片段——那种矛盾,藏着的是我们对“不完美的安全感”的舍不得。 贾玲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勇敢地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许大众需要点时间,慢慢把对“过去的她”的情感,平移到“现在的她”身上;也或许大家会慢慢发现,不管胖瘦,她眼底的那份真诚、那份能让人笑出眼泪的本事,从来都没丢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