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劳动者之歌——以科技之力破解固废难题

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劳动者之歌——以科技之力破解固废难题

——记全国劳动模范赵鹏达

走进锦州集信实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科研小组负责人赵鹏达穿着浅灰色工装,戴着黑框眼镜,正俯身盯着仪表盘上的数据,指尖在操作屏上精准点击,屏幕上跳动的温度、压力数据,是他与金属铬冶炼渣“对话”的密码。

金属铬冶炼渣,是冶金行业令人头疼的高污染固体废物。长期堆积不仅侵占大量土地,更会严重污染水源、破坏生态,如何实现其高效环保处理,成为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怀揣着解决行业痛点的决心,赵鹏达从武汉科技大学博士阶段起,便深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应用研究,尤其在金属铬冶炼渣资源化利用领域持续探索。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锦州,带领研发团队坚守科研一线,不断尝试新工艺。历经多年攻关,他牵头研发的《金属铬冶炼渣熔融碳化还原和真空脱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终获成功,构建起金属铬冶炼渣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实现铬资源高效回收,彻底破解了含铬废渣处置难题。

科研的价值,在于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赵鹏达深谙此理,他不仅是科研路上的探索者,更是成果转化的推动者。面对技术、资金、设备等多重阻碍,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成功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工业化生产线。2018年,国内首条年处理1.2万吨冶炼渣的“利用冶金铬渣生产高端耐火材料”生产线建成;2022年,年产1000吨真空金属铬的“碳化铬真空脱碳制备金属铬”生产线又顺利投产。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利用金属铬冶炼渣超10万吨,既解决了现有及历史遗留的固废堆积问题,规避了环境风险,还产出高附加值产品,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其研究成果也被多家国家级行业协会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深融入赵鹏达的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开发绿色环保的资源化技术。在项目研发与实施过程中,他通过技术创新,让金属铬冶炼渣“变废为宝”“变害为宝”,摒弃传统填埋的污染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仅该项目就累计利用冶炼渣超7万吨,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典范,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赵鹏达身上鲜明的标签。科研工作中,他常常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全身心投入项目。从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生产线上的精益求精,他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作为党员,他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新时代劳模风采。

如今,赵鹏达已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但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将荣誉化为动力,继续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从实验室的孜孜以求到生产线的默默耕耘,赵鹏达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注入了坚实力量。